只是理智上知道不可能,卻還是忍不住做出各種安排,希望這眼前的富貴榮華能夠盡量傳承得長久一些。
“陛下不缺一個貴妃,升平公主卻很需要一個女兒?!?/p>
這個話題,恰是擊中了在場這些人的痛點。
他們自己富貴已極,除了享受之外,便只剩下為子孫計了。
因此雁來開了風頭,眾人便小聲議論起來。
即便是秦皇漢武的后人,到現(xiàn)在也籍籍無名了,更不用說外戚勛貴。
如今坊間倒是也有些自稱是后人的,多是偽托,根本說不清楚家中的世系傳承。
就是北朝以來的世家高門,如五姓七望者,傳承有序,但已經有不少流離落魄、貧寒度日,只空守著一個姓氏的。
傳家之難,由此可見一斑。
雁來等他們唏噓了一陣,才道,“要說真正能夠長久傳承的家族,倒也不是完全沒有。”
有反應快的人已經想到了,“令君說的是文宣王?”
文宣王,是唐玄宗李隆基給孔子加封的謚號,宋朝在前面加了個至圣,元朝又加了個大成,到明朝的時候,有大臣覺得孔子封王、不倫不類,于是改謚為“至圣先師”,清朝干脆來了個一鍋出——大成至圣文宣先師。
漢魏以來,隨著儒家思想的流傳,對于孔子的祭祀和禮敬從未斷絕,孔氏家族也得以綿延至今。
但很顯然,孔家的傳承方式,一般人根本模仿不來。
便有人失落道,“那是圣人血脈,我等怎么比得?”
也許勛戚之中,是有目中無人、自高自大到覺得自己誰都比得上的,但肯定不是在場這些人。
“見賢思齊,就算最終比不上,也能有個不錯的結果?!毖銇碚f。
那位公主反應最快,連忙道,“我等愚鈍,縱然追慕圣人,也難望其項背。倒是令君行事,已近乎圣人了,想來定是已經有了法子,還請不吝賜教?!?/p>
其他人一聽,頓時恍然大悟。她既將他們聚在這里,定是有了安排。
雁來笑道,“不敢當。法子我沒有,倒是有些想法。依我看,這世間的東西想要長久,既不能靠權勢,也不能靠血脈,還是要著落在這個‘傳’字上。身份可能不斷跌落,財富會被揮霍殆盡,只有學到的本事,才是自己的?!?/p>
有人若有所思,也有人唉聲嘆氣。
若有所思的,多半家里有些傳承,不管是文是武、高不高明,總歸是有的。
唉聲嘆氣的,大部分都是外戚之類的“幸進”,自己都是撞了大運才有了今天,可這運氣要怎么傳承下去?
再者說,“要是孩子們個個都成器,能學成本事,那我等哪里還用發(fā)愁?”
這話算是說到了眾人的心坎上,一時都忍不住吐槽起自家晚輩來。
“我倒覺得,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所長。如今不比以往,也不是非得考中進士、入朝為官,或是領軍作戰(zhàn)、開疆拓土才算是上進?!毖銇碚f,“你們也不要一味責備,多看看孩子們的長處,或是能詩善畫,或是有經營的天賦,或是在吃喝玩樂上有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