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旁伺候的沈明璋,也是有些不悅,點頭道:“母親說得是,等許氏身子好了,咱們從長計議?!?/p>
“到時候讓許氏好好教教她規(guī)矩,咱們可是書香門第,斷不能因她毀了咱們沈家的名聲?!?/p>
沈明璋再次點頭,“放心吧,到時候嫁進(jìn)來了,有母親還是許氏,她還敢胡鬧不成,一個不孝的名聲扣下來,就能讓她脫層皮。”
沈老夫人和沈明璋母子兩你一言我一語,就恨不得立馬讓崔令宜成為沈家婦,他們好給崔令宜立規(guī)矩。
崔令宜自然不知道這些,但她也不在意沈家人怎么想的,反正等她搬出沈府,往后她跟沈府的往來,吩咐下人去走個過場就差不多了。
崔令宜出府第一站,就直接到了崔氏米行立的粥棚,她親自熬粥,為流民施粥。
不過是一晚上的功夫,流民明顯比昨天要多,崔令宜還特意讓米行的掌柜在旁邊看著,遇到年輕力壯的,便問他們的情況,有意向的,可以跟崔家商鋪立契做短工或者長工。
在崔令宜看來,授人魚不如授人以漁,管一頓飯只是飽一頓,可若是能給他們提供工作機(jī)會,那這些人不僅能養(yǎng)活自已,還能養(yǎng)家人。
流民們也是沒想到崔氏米行不僅施粥,還能有差事給他們做,沒多久,這邊的粥棚就排了好長的隊,男女老少都有,不過大部分人都是沖著崔氏米行的差事而來。
裴硯聲下朝回來的時候,就正好看到崔令宜忙得滿頭大汗。
“停車?!?/p>
裴硯聲吩咐車夫在路邊停下,然后掀開車簾,看著不遠(yuǎn)處的崔令宜。
這一看,裴硯聲不知道看了多久,他腦海中全是上輩子的畫面。
前世,崔令宜嫁給他不久,大魏碰到百年難遇的災(zāi)荒,各地餓殍遍野,民心惶惶。
崔令宜為此捐贈了十萬兩白銀給朝廷賑災(zāi),不僅如此,還額外捐了五萬擔(dān)糧食,如此大手筆,連圣人都驚動了,為此,皇后還下旨請崔令宜入宮。
在宮里,皇后和圣人跟崔令宜說了什么,裴硯聲并不知情,只是,轉(zhuǎn)天一早他去上朝,卻被圣人打趣說他跟夫人新婚燕爾,為了賑災(zāi)忙了這么久,允他三天假,讓他好好在家陪夫人。
賑災(zāi)的事,崔令宜幫了大忙,但他并不開心,回去就斥責(zé)崔令宜,說不要以為她有錢就可以為所欲為,想用錢逼著他來她院中,是癡人說夢,讓她早些斷了心思。
裴硯聲這會看到崔令宜忙碌的樣子,只覺上輩子的自已,真的過分。
那一天,他記得崔令宜看到他來院中,很高興的吩咐春柳讓廚房加菜,可轉(zhuǎn)頭就被他劈頭蓋臉罵了一頓,然后甩袖離開。
裴硯聲嘆息一聲,然后揉了揉額間,放下車簾后,問云墨道:“若是你誤會一個人很深,導(dǎo)致對她很差,現(xiàn)在知道錯了,你會做什么讓對方原諒自已?”
云墨想都沒想,張口就問,“世子你誤會崔娘子什么了?”
裴硯聲愣了一下,然后不自然咳了咳,“我什么時候說過是崔娘子。”
說完,側(cè)過頭不去看云墨,又摸了摸鼻子。
云墨疑惑道:“不是她嗎?”
轉(zhuǎn)而又喃喃自語,“嗯,應(yīng)該不是崔娘子,世子對崔娘子好像還挺好的?!?/p>
說完,像是想起什么,滿臉震驚地開口道:“世子,你現(xiàn)在對崔娘子好,是因為做了傷害她的事,是在彌補(bǔ)她嗎?”
裴硯聲突然有些煩躁,“算了,當(dāng)我什么都沒問?!?/p>
心底卻想著,他曾經(jīng)對崔令宜做的那些事,確實有些混蛋,怪不得崔令宜那么反感自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