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歷史長河,早在秦皇尚未統(tǒng)一六國時期,彼時各自為戰(zhàn)的”諸侯國”便飽受塞外游牧民族的襲擾,深受其苦。
為了能夠一本萬利的解決這些游牧民族所帶來的威脅,秦皇在統(tǒng)一六國之后,便是不顧民怨沸騰,強行在國力征召民夫,修筑”萬里長城”,希望借此解決”外患”。
此后千余年的時間里,歷朝歷代的統(tǒng)治者均是不同程度的對”萬里長城”予以修繕,哪怕是驅(qū)逐韃虜,恢復(fù)漢人山河,并以”塞王”坐鎮(zhèn)帝國邊陲的洪武大帝朱元璋,也不忘修繕加固長城,防備蠢蠢欲動的北元余孽。
可以說,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就好似一個夢魘,無時無刻不縈繞在中原王朝統(tǒng)治者的頭頂,難以抹去。
但是在原本的歷史上,但女真建奴入關(guān)之后,游牧民族這個貫穿歷史長河千余年的難題卻是被其徹底解決。
究其原因之一,便是史無前例的給蒙古各部規(guī)定了”疆域”,明確其駐地范圍,不準(zhǔn)各部落之間發(fā)生戰(zhàn)事,從而在根本上杜絕了蒙古部落靠著”吞并”壯大己身的情況。
現(xiàn)如今,曹爽提前兩百余年,將”滿清”的那套辦法搬了出來。
”給蒙古各部規(guī)定疆域?”
盡管早就知曉曹爽宛如謫仙降世,腦回路異于常人,但洪武大帝朱元璋此刻仍不免目瞪口呆,渾濁的眸子中寫滿了惶然。
這樣也行?
眾所周知,游牧民族最大的特點便是”居無定所”,時不時便會舉族搬遷,但曹爽現(xiàn)在卻是要對其劃分疆域,方便統(tǒng)治?
”先生,此等計策實在是聞所未聞”片刻過后,燕王朱棣不可思議的驚嘆聲也是隨之響起。
他常年在北平坐鎮(zhèn),身邊不可避免的聚集了一批針對”蒙古韃子”的智囊幕僚,為他出謀劃策,其中有不少觀點著實令他獲益良多。
但這些觀點對他所帶來的震驚成都全部加在一起,也沒有剛剛曹爽那番言論的強烈。
給游牧民族劃定疆域范圍,這是一般人能夠擁有的腦回路?
事實上,如若不是曹爽早已證明過自己的價值,恐怕朱元璋和朱棣這對父子早已捧腹大笑,畢竟這個言論實在是過于荒誕了些。
”今時不同往日,如若北元大汗在草原上尚擁有無人能及的號召力,此等計策自是荒誕之語?!?/p>
”但如今蒙古各部分崩離析,猶如一盤散沙,正是我大明趁虛而入,對其分而劃之的好機會,為何要平白錯過?”
像是沒有察覺到朱元璋和朱棣臉上欲言又止的神情,曹爽滿臉認(rèn)真的昂然道,目光不由自主的看向塞外,胸口起伏不定。
說起來,歷史上的滿清之所以能夠解決困擾中原王朝千余年之久的難題,某種程度上而言也是撿了一個”便宜”。
盡管大明在”土木堡之戰(zhàn)”過后,掌握著大明軍權(quán)的五軍都督府便名存實亡,邊軍戰(zhàn)力也是急速下降,導(dǎo)致大明在日后的國祚中,再難組織起像樣的”北伐”,甚至還在嘉靖年間丟掉了掌控了百余年之久的”河套平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