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光并未急于動手采集那傳說中的山靈根,而是選擇耐心地駐足于山腳之下,靜靜地等待著每一個團隊的成員逐一艱難攀上這座巍峨的高山。
第一梯隊的人由于體能較好,行進速度較快,他們面色紅潤,步履穩(wěn)健,沒有誰露出絲毫明顯的疲憊之象,似乎對這樣的挑戰(zhàn)游刃有余。
而第二梯隊的人情況就明顯不同了,他們一個個氣喘吁吁,臉色蒼白,身形顯得疲軟而無力,腳步也變得踉蹌起來。
盡管身體已近極限,但他們憑借著頑強的意志力,相互鼓勵,相互扶持,最終也成功地登上了山頂。
到達山頂?shù)哪且豢蹋麄兊哪樕线€是不由自主地露出了一副難以掩飾的欣喜模樣,仿佛所有的疲憊都在這一刻得到了釋放。
只是到了第三梯隊,那場面更是令人心生不忍。
他們中有的人被同伴牽著,有的人則需要扶著才能勉強前行,隊伍零散而緩慢,如同經(jīng)歷了一場慘烈戰(zhàn)斗后的殘兵敗將一般。
每邁出一步都顯得異常艱難,但他們始終沒有放棄,憑借著對山頂那份莫名的向往和執(zhí)著,終于也踏上了山頂。
然而,當(dāng)他們到達山頂之時,早已是精疲力盡,全都癱軟在地,大口大口地喘著粗氣,再也無法動彈分毫。
林光站在一旁,默默地注視著這一切,看著第三梯隊成員們的慘狀,他的眉頭微微皺起,但隨即又緩緩搖了搖頭,眼中并未流露出絲毫責(zé)備之意。
他知道,這一路上的艱難險阻,對這些人來說已經(jīng)是一次莫大的考驗。
只要他們能夠憑借自己的力量,無論多么艱難,最終能夠到達山頂,那就已經(jīng)通過了這場考驗,證明了他們的勇氣和決心。
幸好,在這次充滿挑戰(zhàn)與不確定性的任務(wù)中,大周團隊的每一位成員都展現(xiàn)出了非凡的毅力與團隊協(xié)作精神,沒有一人因為艱難險阻而掉隊或放棄,這無疑是整個團隊共同努力、相互扶持的積極成果。
正因如此,作為團隊領(lǐng)導(dǎo)者的林光,在深感慶幸之余,心中充滿了對大家辛勤付出與不懈堅持的認可與感激。
他意識到,在這樣艱難的時刻,團隊成員們已經(jīng)竭盡全力,每個人都值得表揚而非責(zé)備。
所以,林光在慶幸團隊能夠完好無損地度過難關(guān)后,決定不批評任何人,因為他深知,正是大家的共同努力才換來了這份來之不易的勝利。
這份理解與寬容,不僅增強了團隊的凝聚力,也為未來的合作奠定了更加堅實的基礎(chǔ)。
山頂之上的空氣里,土系元素濃郁得幾乎要液化,如同實質(zhì)般的能量波動對每一個在場的修煉者而言,都是一場夢寐以求的天賜良機,對他們的修為提升大有裨益,仿佛是大自然最慷慨的饋贈。
林光,這位目光如炬、心思細膩的領(lǐng)隊,敏銳地捕捉到了這一難得的契機。
他深知,在如此濃厚的土系元素環(huán)境下修煉,不僅能夠加速他們對天地靈氣的吸收,還能極大地增強自身的防御功能,為日后的修行之路打下堅實的基礎(chǔ)。
于是,林光毫不猶豫地吩咐眾人,把握這千載難逢的機會,靜心凝神,開始修煉。
他鼓勵大家盡可能地吸納這些珍貴的土系元素,將其轉(zhuǎn)化為自身的力量,讓每一寸肌膚、每一塊骨骼都沐浴在這股雄渾的能量之中,從而讓自己的修為更上一層樓。
然而,林光自己卻沒有立即加入修煉的行列。
他心中另有打算,與身旁的不空和尚對視一眼,兩人心有靈犀地朝著山頂深處進發(fā),開始尋找那傳說中的山靈根。
不空和尚,這位身披袈裟、面容慈祥的僧人,并非貪得無厭之人。
他深知山靈根的珍貴與稀有,因此在行動之前,主動向林光提出了自己的請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