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在青蚨谷換得的驅蚊草還帶著露水,葉片上的絨毛在晨光中泛著銀光,他小心翼翼地將草葉鋪在碾槽里,又加入半塊已經發(fā)硬的靈米餅——那是老人塞給他的干糧,餅面上的桂花早已褪色,卻還固執(zhí)地粘在麥麩間。
藥碾轉動時發(fā)出“
吱呀“
輕響,混著遠處山澗的流水聲,像極了云隱坊市深夜的更鼓。
當第一縷陽光爬上梯田時,林棣臻已在田頭挖好了十二處藥坑。
他將調和好的藥泥埋入坑中,每處都混了七粒靈米——這是陳老丈秘傳的“
七?;卮悍ā?/p>
,取北斗七星之意,借天象之力溫養(yǎng)土脈。
最后,他解下腰間鐵劍,以劍代鋤,在田壟間劃出蜿蜒的溝渠,鐵劍與土壤摩擦時,銹跡剝落處露出底下暗金色的庚金紋路,與丹爐上的“
陳記“
二字遙相呼應。
“
起!
“
他低喝一聲,指尖溢出的乙木靈氣順著劍脊?jié)B入土中。
奇跡般地,原本板結的土壤開始自動翻涌,像被看不見的手輕輕揉捏,白霜逐漸融化,露出底下深褐色的沃土,隱約可見細小的蚯蚓在其中鉆動——這是土脈復蘇的征兆。
林棣臻擦了擦額角的汗珠,看見自已在晨霧中的倒影被泥土濺得斑駁,卻比任何時候都顯得生動。
正午的太陽炙烤著靈田,林棣臻開始移栽靈稻幼苗。
他每栽下一株,就用指尖在苗根處點上一滴驅蟲液——那是用驅蚊草汁、靈米漿和楚家符篆殘粉調制的,呈淡綠色,湊近了能看見細小的金粉在液體中懸浮。
當第一株靈稻穩(wěn)穩(wěn)立在沃土中時,葉片上忽然落了只蝴蝶,翅膀上的花紋竟與陳老丈丹爐上的裂紋一模一樣。
酉時三刻,最后一株靈稻栽完。
林棣臻直起腰,聽見自已的脊骨發(fā)出“
咔嚓“
輕響。
他望著整齊排列的靈稻苗,忽然想起云隱坊市的靈田,那時陳老丈總說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