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小就孝順的鄭有銀:……
“阿娘,不是……”鄭有銀小聲嘟囔道,“我這不是怕飯灑了,我們沒得吃,餓肚子的嗎?”
周老婆子:……
鄭有銀的話讓邊上的人聽到了,笑得更大聲了。
小四和小五跑回家的時候,當(dāng)頭就遭到了紫三郎的暴擊。
“怎么?三叔(阿爹)還叫不回你倆了是吧?”
小四和小五一同沖紫三郎做了個鬼臉,“嗖嗖”地腳步飛快,跑到后院洗涑去了。
他們才不會說,是因為忘記了自己的名字,才沒回來的。
吳余看著兩個孩子滿頭滿臉的汗,趕緊說道:“用點溫水?!?/p>
出汗的時候,最好不要用涼水洗涑,這個習(xí)慣也是傳承于紫寶兒。
吳余幫兩小只收拾利索,就讓他們爬上竹椅坐好,準(zhǔn)備開飯。
今兒個紫家的午食都是餃子。
既然紫寶兒想吃餃子,顧辭就讓楊盼盼準(zhǔn)備了兩種餡兒。
一種是紫寶兒點的白菜雞蛋粉條餡兒的。
另外一種就是大家吃的白菜豬肉餡兒的。
楊盼盼手腳利索,很快地就先和好了面,放到太陽底下醒著。
然后就開始準(zhǔn)備餡料。
楊盼盼抓了紫大郎的壯丁,紫大郎有勁兒,力氣大,負(fù)責(zé)剁肉餡。
紫大郎剁累了,紫二郎和紫三郎上。
楊盼盼自己則負(fù)責(zé)燉白菜。
而清洗白菜的活計,也是王三妞和吳余來做的。
幾個人分工合作,面皮和餡料準(zhǔn)備妥當(dāng),包餃子就更快了。
紫大郎和紫三郎還有王三妞負(fù)責(zé)搟餃子皮,顧辭和楊盼盼、吳余負(fù)責(zé)包餃子。
紫家可沒有男人遠(yuǎn)庖廚的說法,只有不干活就沒飯吃的傳統(tǒng)。
這不,不多會兒功夫,就包出了七蓋簾的餃子。
蓋簾很大,每個蓋簾大約能放上八九十個餃子。
還剩下的面皮和餃子餡,楊盼盼就單獨放到了一邊,準(zhǔn)備下午再包出來,陳向陽回來也能吃上新鮮的。
飯桌上,不管是大人還是孩子,都吃得頭也不抬,只看見筷子翻飛,聽見碗筷碰撞以及“吧唧吧唧”地咀嚼聲。
“大嫂這餡兒調(diào)的,也太好吃了?!弊先擅黠@鼓出來的肚皮說道,“如果咱們也去開小食鋪,肯定比那家賣大肉包子的生意還要好。”
“三郎哥喜歡做生意的嗎?”紫寶兒看著紫寶兒,突然就問道。
“嗯?”紫三郎聽到紫寶兒的問話,一時也有些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