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省下不少糧食呢!
這次,石秀兒也同樣是到紫家參加測試,又被紫家拒收了。
她一回家就看見秦小雪宣告自己被選上的得意嘴臉,就更加氣不打一處來。
認為秦小雪明知道她落選,還這樣高調(diào)炫耀,這是在故意打她這個大嫂的臉。
其實,石秀兒還真是錯怪秦小雪了。
排隊的時候,秦小雪在前,石秀兒在后。
秦小雪被選中之后,立馬就回家告知這一喜訊,并不知道排在后面的石秀兒被紫家拒絕。
但是,石秀兒不這么想,就把對紫家的恨意暫時轉(zhuǎn)嫁到了秦小雪頭上。
加之秦小雪嫁過來五年多了,只生了兩個丫頭片子,是個不會下蛋的母雞。
她則不一樣,她給老趙家生了兩兒兩女,可是大大的功臣。
尤其是他的大兒子,今年八歲的趙歡和只有一歲的小兒子趙朗,那婆婆可是當做眼珠子一樣的,不錯眼兒地看著。
想到自己一歲的小兒子,石秀兒不可避免地就想起了紫家的那個小丫頭。
只比她的小兒子小上一個多月,卻比她兒子機靈多了。
于是,石秀兒就明里暗里地慫恿著趙江氏苛責秦小雪。
“娘,”石秀兒把趙江氏偷偷拉到一邊說道,“弟妹能去紫家做活,那是咱們老趙家的福氣,能為咱們省下不少糧食呢?”
趙江氏沒明白大兒媳婦的話,就問道:“怎么說?”
去紫家做活,還給家里省糧食,她怎么就沒搞明白這之間的關(guān)系呢?
“釀,”石秀兒忍著心里的惡心,拉著趙江氏的手,佯裝親昵地說道,“娘不是也聽說過了嗎?但凡去紫家的,不論去學習,還是去干活的,就沒有空著手回來的,不但不空手,還能吃飽飯再回來呢!”
趙江氏恍然大悟,原來大兒媳婦說得是這個意思:“那你的意思是?”
趙江氏本就是這個時代典型的農(nóng)家婦人,以夫為天,由長子養(yǎng)老送終的觀念根深蒂固。
所以,在她的心目中,最為重要的,還是長子一家。
她在家里,不但沒有別家那種婆婆的威信,還隱隱有了石秀兒當家做主的縱容。
“娘,不如這樣……”
石秀兒趴在趙江氏耳邊小聲嘀咕著。
趙江氏聽得連連點頭。
這個長媳終究是沒有娶錯,處處都在為他們老趙家著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