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可把招人煩給氣壞了,叫得更加兇殘了。
雞窩里現(xiàn)在有多少只雞、兔窩里有多少只兔子,統(tǒng)統(tǒng)都不在紫寶兒的掌控之中。
她只管隔三差五地投放,卻是不管喂,也不管養(yǎng)的。
喂雞,主要還是吳余她們的事兒。
每天剁雞食、撿雞蛋,打掃雞窩。
兔子,則完全是小四和小五在全權負責。
小哥兒倆,每天負責到山腳下打兔草,回來晾干,喂食。
兩個小家伙干得是頭頭是道,有模有樣。
這就是紫家的孩子,干啥都像那么回事兒!
作為回報,倆人養(yǎng)的兔子也是下了一窩又一窩。
所以,現(xiàn)在紫家的雞窩、兔窩,都已經(jīng)是雞、兔滿為患了。
如果不是已經(jīng)買了荒地,準備擴建房屋,那肯定就要先擴建雞窩、兔窩了。
不然,這些小家伙們都快沒地兒待了。
……
紫家還是秉持著誰先起床,誰就可以先吃早食的原則。
紫大山往往都是家里最先吃早食的那一個。
今兒個,紫大山如同往常一樣,吃完早食也沒多歇息,就扛著鋤頭,紫大郎則是挑著一擔水,跟在后頭。
父子倆一前一后,一起去地里看看冬小麥。
這也是父子倆每天雷打不動都要做的事情。
除除草,澆澆水,還要驅(qū)趕那些飛到地里刨食麥粒的鳥雀。
好在梧桐村比較窮,家里能養(yǎng)得起雞的也沒幾戶人家。
即使家里有雞的,一般也都會圈起來,不會隨便放出來禍害莊稼。
紫大山當初種植冬小麥的時候,就在田間地頭豎起了稻草人,是在木棒上面綁著稻草扎成的那種。
再給它披上一件破襖子,頭上帶頂破草帽,綁著兩根細木棍做胳膊,伸展開,風一吹,稻草動。
遠遠看去,還真就像人在站崗值班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