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他頭一回去了牛市,花八文錢租了一輛牛車。
趕牛車的老漢要十文錢來著,讓楊鐵栓講價,就講成了八文錢。
他懷里抱著背簍,美滋滋地坐上牛車,出了北城門。
……
楊鐵栓抱著背簍里的銀錢傻樂呵著,顧辭這邊的銅板也都準(zhǔn)備妥當(dāng)了。
多虧了紫二郎他們哥幾個今兒個帶回來的那么一堆的銅板,要不然,顧辭還得專程去兌換。
作坊那邊的統(tǒng)計工作依舊是于杏花和王畫在負(fù)責(zé)。
紫家老屋這邊,由楊盼盼和王三妞妯娌倆負(fù)責(zé)一天的統(tǒng)計工作。
“周嬸子,你可是要享福了,”王家村的一個婦人一臉羨慕地看著來回忙叨的王三妞,對王周氏說道,“你家三妞出息了,嫁的婆家也是頂頂好的?!?/p>
誰能想到,以前被王周氏打壓得連話都說不利索的王三妞,居然還能這般出息。
可見老人說的沒錯,嫁人就是第二次投胎呀!
王周氏也笑呵呵的回著:“是呀,親家一家子都是好的?!?/p>
“是啊,周嬸子,你家三妞這般出息,根寶也去了學(xué)堂,這是要改換門庭??!”
說到上學(xué)堂,婦人們自然而然就想起了王大妞:“還有大妞,你家的兩個娃也都進了學(xué)堂?!?/p>
“聽說,還是免束修的?”
“這個我也不是很清楚,”王大妞實誠地說道,“據(jù)說是需要什么,勤工儉學(xué)的?!?/p>
她一個大字不識的婦道人家也是搞不明白的。
婦人們都在熱火朝天地聊著天,手上的動作卻是絲毫不受影響。
楊盼盼和王三妞就抬了一個大家伙兒都十分眼熟的竹筐從外面走了進來。
王三妞邊走邊喊道:“各位嬸子、嫂子、姐妹們,咱們……”
“發(fā)工錢咯……”
一聽到王三妞這喜感的大長音兒,婦人們均是放下手中的活計,樂得嘴巴都能咧到耳根子后面去了。
“俺吶,就喜歡聽三妞的這個大長音兒?!?/p>
“可不是,那代表著領(lǐng)工錢了,誰會不喜歡呢!”
王周氏和王大妞也放下手里的針線,把自己縫制的棉被卷巴起來,放到規(guī)定的地方,方便明兒個過來接著縫。
“來,大家伙兒排好隊,”楊盼盼笑呵呵地說道,“還是和之前一樣,叫到名字的過來三妞這邊,按個手印。”
“然后再到我這里領(lǐng)取今兒個的工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