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家村,五天前。
“村長,”楊家村村口老槐樹下,一村民憂愁地嘆著氣,“都這時候了,今年還會有人上門嗎?”
他們這幾個老家伙,恨不得天天長在村口了,眼巴巴地盯著路的盡頭,可一天天的過去,一個人影都看不到。
村民名叫楊阿毛,今年四十七歲。
因他左邊眉毛有一根毛發(fā)有些長,故取名阿毛。
家里的果園,除了村長家,就屬他家種的果樹最多了。
自然,損失也大。
“哎。”
楊家村村長楊忠也嘆了口氣,沒有說話。
他們楊家村,幾乎家家都有果園。
果園里種著不同的果樹。
有杏子、李子、冬棗、沙棘、秋梨,還有無花果和柿子……
每年的秋收過后,各地的商人都會到他們楊家村來選購水果。
商人們遠道而來,又不可能只是采購水果,他們的其他邊緣產(chǎn)品也會跟著走俏。
更有那腦子靈光、手腳勤快的,賣點飯食、出租房屋、跑跑腿兒、打打下手……
這就能給每家每戶帶來不菲的收益。
少則幾兩,多則十幾兩,甚至幾十兩。
這也是楊家村高居北元鎮(zhèn)首富的重要原因。
可從去年開始,北地大旱,就連飲用水都沒有著落,更別說給果樹澆水。
只能是硬扛。
再加上,他們的果園,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好像是一夜之間,就長出了一堆一堆的雜草。
除也除不掉。
非但除不掉,還有越除越多的趨勢。
陽光被遮擋住,僅有的那點水分也都讓野草吸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