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里彌漫著一種近乎凝固的沉寂。
先前約翰·提托被拋出窗外的驚駭畫面,如同烙印般刻在每個學員心頭,空氣中似乎還殘留著玻璃碎裂的尖銳回響,以及從破損窗口灌入的、帶著冰冷氣息的寒風。
三十多雙眼睛,不再是最初的好奇或審視,而是混雜著敬畏與一絲難以掩飾的怯意,緊緊追隨著講臺上那個矮小卻散發(fā)著危險壓迫感的身影。
艾倫能感覺到那些視線,如同無數(shù)細針,刺在他裸露的皮膚上。
他暗自調整了一下呼吸,將那份初為人師的不安與陌生感,用一層冰冷的軍人紀律強行壓下。
他拿起一根粉筆,指尖觸碰到冰涼粗糙的表面。
“所謂魔法,”
他的聲音在過分安靜的教室里響起,清冽而平穩(wěn),帶著一種與其年齡不符的沉著,“本質上,是一種現(xiàn)象,一種通過消耗自身魔力資源來引發(fā)并操控的現(xiàn)象。”
他頓了頓,目光掃過一張張年輕卻緊繃的面孔。
“我們周圍的大氣,并非空無一物,而是彌漫著一種基礎能量,學者們稱之為‘魔力源’。”
“能夠運用魔法的生物,其體內(nèi)都具備一種特殊器官,能夠從環(huán)境中汲取這些魔力源,并將其轉化為自身可以使用的‘魔力’……”
粉筆在黑板上滑動,發(fā)出輕微的“沙沙”
聲,留下歪歪扭扭卻結構清晰的圖示。
“那么,你們之中,有誰能告訴我,現(xiàn)代魔導術式,是如何一步步發(fā)展至今的?”
艾倫嘗試拋出一個問題,試圖打破這令人窒息的沉默,觀察學生們的反應。
然而,回應他的,只有更加深沉的寂靜。
學生們或垂下眼簾,或僵硬地注視著桌面,無人敢與他對視,更別說開口回答。
不過他已有預料,這種時候當出頭鳥什么的,犯了錯的學生總歸會乖巧一些。
艾倫心中輕嘆,臉上卻未顯露分毫,他維持著平靜無波的表情,繼續(xù)講解。
“很好,看來大家還需要一些基礎鋪墊?!?/p>
“在遙遠的古代,魔法的施展方式,遠比現(xiàn)在繁瑣和危險,通常依賴以下四種途徑?!?/p>
“其一,詠唱。
通過念誦特定長度、蘊含力量的咒文來引導魔力?!?/p>
“其二,命令。
直接呼喚魔法名稱或特定啟動詞語,這種方式常見于那些依靠血脈傳承力量的古老魔法家族?!?/p>
“其三,架勢。
以特定的身體姿態(tài)或手印,作為引導魔力的媒介?!?/p>
“其四,魔導器觸發(fā)。
借助預先制作好的法杖、卷軸、護符等物品中儲存的術式。”
他用粉筆在黑板上分別寫下對應的關鍵詞。
“而現(xiàn)代魔法,則是在此基礎上,借助科技力量進行的高度簡化與標準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