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嗯,我明白流程了。趙文龍那邊……”
我看向趙文龍,此時他仍在大喊大叫,宛如一只受驚的小鹿。一堆人圍著他,正在安慰他。以他的狀態(tài)我想他已經(jīng)無法冷靜分析現(xiàn)狀,做出對自己最有利的選擇,倒是精神會先崩潰也說不定。
“就不告訴他了,也沒法告訴。有些事情還是保密起來比較好?!标惿荷赫f,“逝者如斯夫,生者長已矣。假定趙文龍的死亡是既定事實,我們要考慮的不光是趙文龍的感受,還要考慮活著的人的感受?!?/p>
“活著的人……”
“臨終關(guān)懷有一點很重要,就是對生者也進行心理疏導(dǎo),減輕心理壓力和痛苦?!?/p>
陳珊珊如此說著。
和病人溝通完,再和“家屬”進行溝通,宛如醫(yī)院里的看病流程。陳珊珊宛如醫(yī)生。
“所以,目前的救援方案不變,但要換種方式再進行下去?!?/p>
“換種方式是為什么意思,為什么要換種方式?”
陳珊珊的目光看得比我長遠,考慮的事情也比我多。我感覺快跟不上聰明人的思維。
“成果,你聽說過‘薛定諤的貓’嗎?”
“當(dāng)然。這很出名,學(xué)過物理的應(yīng)該都聽說過?!?/p>
“也是。抱歉。”
“你是想說被困在廢墟下的趙文龍如同被困在盒子里的貓?”
“是的。但不是指趙文龍現(xiàn)在的狀態(tài),維持現(xiàn)狀,趙文龍必死無疑,不存在既死又活的說法。指的是頂起那塊鋼筋混凝土板之后趙文龍的狀態(tài)。頂起那塊鋼筋混凝土板等于打開盒子觀測,雖然死亡的概率和活下去的概率不相等,死于擠壓綜合征的概率更大,但觀測對象是人,也存在微弱活下去的希望,我認為不應(yīng)該輕易下定‘一定會死’的無情結(jié)論。所以,容我把救出來后的趙文龍形容為薛定諤的貓,生與死各占一半概率?!?/p>
薛定諤的貓是個物理學(xué)概念,但在生活中時常比喻事情的確定性和不確定性,即事情的兩面性和未知結(jié)果的疊加性。陳珊珊把一件本就了無希望的事情,用薛定諤的貓來形容,賦予更大的希望,真是……
了不起——縈繞在我腦海中的詞語。
這或許就是陳珊珊能想到臨終關(guān)懷,而我只想到安樂死的原因。
“既然無法下定結(jié)論,結(jié)果存在確定性和不確定性,那么,參與救援的人的行為也存在兩面性。如果救出趙文龍后,他能挺過來,大家都是熱心善良的人,稱作平凡英雄也不為過;如果救出趙文龍后,他死于擠壓綜合征,大家就都是幫兇。形容為幫兇有些過頭,在法律層面也找不到過錯的地方,但從現(xiàn)實角度,大家的確對趙文龍的死有推波助瀾的作用,有些人的心理素質(zhì)好,不會鉆牛角尖,有些人的心理差,可能會想不開?!?/p>
有遠見,懂深謀遠慮,陳珊珊越來越讓我佩服。
“為了規(guī)避這個風(fēng)險,按現(xiàn)在方案進行的同時,又能使大家免于扣上‘幫兇’的帽子,承擔(dān)不必要的責(zé)任,免受事后心理負擔(dān),我們得換種方式,改變一下過程?!?/p>
我算是聽明白了。不過,結(jié)果不變,改變過程其實沒必要——至少對我來說是這樣。但人總得活在過程中,活在結(jié)果里的都是死人。所以,既然是為了生者而改變過程,還是有必要的。
“熱心救助的人們變成無知的加害者,滿腔熱血卻換來可笑的結(jié)果……我討厭這種讓人作嘔的命運愚弄。一起阻止吧。珊珊,怎么做可以改變過程?”
我說。
被陳珊珊影響,甚至有些慷慨激昂。
“傷腦筋?!标惿荷河檬智媚X袋,“其實我還沒想好具體怎么做?!?/p>
“投票怎么樣?用投票的方式轉(zhuǎn)嫁責(zé)任?!?/p>
“投票……”
陳珊珊猛然抬起頭,眼睛里全是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