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舞臺聚光燈的斜照輝映下,易沉的鼓點似悶槌,一下又一下敲打在他的心臟之上。
林睦的bass律動呈流線型,如過山車,高低起伏之中夾帶著天真爛漫的情緒,是她特有的演奏風格。
她己將「自我」融入音樂當中,交付著三年以來一首堅信著的,每日每夜都在執(zhí)行著的信念答卷。
蘇靈閉著眼。
因曲子己經(jīng)練過200多遍。
想象著哥哥在臺下注視著自己。
絕不能彈錯,也不可能彈錯。
不但不會錯,還要將情緒打破空間的桎梏,精準傳達。
與他相遇在夏末。
滂沱大雨,黑夜埋人。
路燈欄桿被雨水打得搖搖發(fā)晃,
可在那一晚,看到了他震驚的表情,潛入了他閉門死鎖的臥房。
雖然不能一同上臺演奏,但總有一天,他一定會像那天晚上一樣,忍不住主動抱起琴來,對著自己板著臉說:
“蘇靈,你還不夠成熟啊,果然還是需要我來幫你吧?”
…
…
舞臺上的時間流轉(zhuǎn),演出的進程眨眼消逝。
對與錯,是否能夠跟隨律動像火車一樣奔行,全在一念之間。
稍一走神,便會讓一個西人隊伍全線崩盤。
所以,誰也不能輸。
憑本能在彈琴的蘇靈,這場演出當中己經(jīng)不存在“失敗”二字。
指上流淌出的和聲音階全然完美,挑不出一點毛病。
與小臉繃緊狀態(tài)下的她不同,林睦全程面帶甜笑,享受著舞臺,享受著音樂和演出。
因起步太高,這樣的曲子在她手里就像玩一樣,沒有任何難度。
易沉更是一邊耍酷,一邊將自己的部分滿分結(jié)束。
雖然琉衣是在隊里遭受不公待遇最多的一個,但在這舞臺之上,比起呼聲最高的蘇靈學(xué)姐,吸納視線最多的人卻是她。
「主唱永遠是大型舞臺上萬眾矚目的焦點。」
無論團隊的核心是誰,無論誰的演奏技藝最好,無論幕后是誰在負責創(chuàng)作、是誰在負責協(xié)調(diào),對于舞臺下面的觀眾來說,最好看的,永遠都是主唱。
就像鏡頭的對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