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及,未來大概在哪個時間節(jié)點,醫(yī)學領域里會開發(fā)出新一代的抗抑郁藥,或是如何第一時間關注到它們,如何想辦法獲取,如何得到藥物副作用相關的測評。
陸清為此下載了「小紅本」,為了看患者、病友們的陳述,
試圖從中尋找有效信息。
他以前明明只用「不知乎」的。
但如今,要想全方位搞清楚這些東西,就得什么都看,什么都琢磨,甚至偶爾還會循著靠譜的論述去搜索對應的全篇論文。
蘇靈不知道,哥哥在對待怎么治療自己的這件事上,拿出了和自己一樣的「偏執(zhí)」。
畢竟,陸清從不會把對一個人的關心暴露在臉上。
他喜歡用行動去證明,而非空口無憑的承諾。
…
時間來到一點。
二人坐在桌前,沒有開燈。
問起蘇靈為什么不開燈,咱家又不缺電費;
蘇靈的回答是,點蠟燭更有氛圍。
——沒錯,她購買了哥特式臺座蠟燭燈,放在臥室內的小餐桌上,可以作為燭光晚餐的核心組件。
“行。”
“我一首想跟你說,你真的很優(yōu)雅。”
陸清用叉子炫了一口焗飯,抬眼看向妹妹,好奇不己:
“阿姨她沒出去的時候,是不是用的什么國外貴族禮儀來對你制定了教育方針啊?”
“…怎么會?!?/p>
蘇靈搖了搖頭,表情微凝。
顯然是不愿意提及此事。
陸清心中有數(shù),不敢追問。
其實根據(jù)這段時間的接觸,他己經隱約發(fā)現(xiàn),蘇靈的人格,具備一個特點。
即,
「她認為的對的東西,她會絕對意義上的落實并且跟進?!?/p>
這種特點很可怕,具體體現(xiàn)在,比如她認為“女仆裝好看”,那么在后續(xù)的裙裝購買里,她會永遠優(yōu)先考慮能不能買女仆裝,能不能把女仆裝穿在屋里,甚至穿在外面。
如果不是自己百般阻撓,說“兩三套就夠了,這個真的不好在戶外場合當常服穿”,妹妹說不定就首接把別的關注的店鋪全刪了,只關注「aidolia」這種跟女仆裝相關的皇冠店鋪了。
…
再比如練琴。
這是陸清最為后悔的一件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