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小時一轉(zhuǎn)眼過去,圖層保存的“咔噠”一聲剛響完,韶水音伸了個懶腰,轉(zhuǎn)頭望向水池那頭的小葉,隨口問了一句:“附近有什么好吃的嗎?我一會兒下了班,正好去吃個晚飯?!?/p>
小葉立刻從操作板后站起來,眼睛一亮:“要吃晚飯啊?那這附近海鮮特多,你們是外地來的,我跟你說,水產(chǎn)大排檔一定得試試,最有名的那個烤魚店,還有火鍋海鮮拼盤、鮑魚粥也不錯……”
韶水音聽著點點頭,但聽到第三家店時卻忍不住笑著搖了搖頭:“你們這兒也太愛吃海鮮了吧?”
小葉愣了一下,撓撓頭:“不吃海鮮?那可能就比較少了……”
“不是我不吃啦。”韶水音笑著擺手,“只是我老公連著吃海鮮幾天已經(jīng)有點發(fā)怵了。他其實更喜歡吃面、吃米線,碳水要足,上頭再鋪點肉,湯得滾,辣子得香――你說的那種地道大排檔他可以吃,但不能頓頓吃?!?/p>
她說得隨意,語氣輕松,但小葉聽得卻有點發(fā)愣。他能聽得出那種熟稔,不是敷衍,也不是試探,而是真正把那個人放在心尖上、觀察入微之后自然而然說出口的細節(jié)。
“原來你們也愛吃家常飯啊……”他笑了笑,“那我得推薦一個好地方,離這兒不遠,有家云南小館,做的米線特別香,老板是回南方照顧老人的女兒,會自己熬雞湯打底,配肉末、酸豆角、花生米,還能加煎繭和小塊炸豬皮?!?/p>
“聽起來不錯。”韶水音眼睛一亮,“位置在哪?有導(dǎo)航我就發(fā)給我老公,讓他先去等我?!?/p>
“我微信發(fā)你。”小葉利索地掏出手機,“你們趕在六點前去還能趕上晚市第一鍋湯底,特別香?!?/p>
小葉發(fā)完了微信定位,又低頭看了一眼池中的月半。那頭粉灰相間的儒艮正慢悠悠地在水底翻身,抱著一大把翠綠的萵苣菜,咀嚼得很認真,尾巴一擺一擺的,悠哉得像在享受下午茶。
他嘆了口氣,滿臉不可思議地吐槽:“你說它天天就吃這玩意兒――羅馬生菜,最多來點海草、苦苣啥的。也沒肉、沒脂肪、沒高熱量,怎么就能長得這么胖、這么壯?”
韶水音聽完笑出了聲,抬手指著月半正在咀嚼的圓滾肚皮,忍不住打趣:“你是嫉妒它了吧?”
小葉:“我真的嫉妒,它這身材放我們?nèi)祟惿砩希堑妹刻旄呃O白、力量訓(xùn)練、臥推硬拉吧?它倒好,一天三餐生菜套餐,活得比誰都滋潤?!毙∪~是真的瘦,而且是吃不胖、練不壯的類型,骨頭都比一般男性薄,皮膚又白又嫩,二十五歲卻依舊給人一種沒發(fā)育的小男孩的感覺。
韶水音一邊收平板,一邊笑著解釋:“你可別小看這三餐生菜,它一天能吃幾十斤呢。儒艮雖然是素食動物,但它屬于大型草食性海獸,每天得不停地吃,才能維持代謝。你看它咬菜那勁兒,跟牛差不多?!?/p>
她頓了頓,補充道:“而且它體型大,脂肪多,是因為它生活的海水溫度有時會變化,需要一層厚厚的脂肪保溫。那不叫胖,那叫‘長得有功能性’?!?/p>
小葉笑得快趴在飼養(yǎng)臺上了:“你這說法……行,科學(xué)的胖,我認了?!?/p>
韶水音拍了拍他的肩,沖他眨了眨眼:“等你哪天抱著一筐萵苣吃到兩百斤,你也能科學(xué)胖?!?/p>
小葉正笑得喘不過氣,聽韶水音提到“吃萵苣吃到兩百斤”,還在試圖想象那畫面,結(jié)果她又忽然悠悠補了一句:
“不過你知道嗎?儒艮的親戚里,還有比它更大的?!?/p>
小葉一愣:“還有更大的?海象那種?”
韶水音收好最后一張參考圖,順手把平板合上,抱在臂彎里,一邊走向水池邊一邊說:“不是海象,是斯特勒海牛――steller’s sea w。它是儒艮和海牛的遠親,大概18世紀(jì)的時候還生活在白令海峽,體長能到八九米,重達十噸以上,是名副其實的海中巨物?!?/p>
“十噸?!”小葉瞠目結(jié)古,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