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六年前。
順義共有三個弟弟,兄弟四人在嚴(yán)苛而又溫馨的家庭環(huán)境中成長。
那時,老蕃主對兒子們寄予很高厚望,從小就極盡全力地去培養(yǎng),想讓他們將來都能成為有德有義,義薄云天的人。
鑒于此,老蕃族便將他們分別取名為義、德、云、天。
在這種思想的熏陶下以及老蕃主懇切耐心地教導(dǎo)下,兄弟四人慢慢地朝著寬惠猛毅,德義兩全的方向在發(fā)展,除了學(xué)會了如何賞罰得當(dāng),從善去惡,有道、有勇、有法之外,還漸漸地懂得了要遵循自然規(guī)律,不橫行逆施,不為非作歹的道理。
他們同胞共氣,感情深厚,已然到了親密無間的地步:若是在家不出,必同盤而食,不分彼此;若有近行不至,必待其還,忍饑相待。
正道是:
惇德秉義學(xué)做人,豪氣云天為做事;
經(jīng)學(xué)義疏蓋三論,十品六德真君子!
那一年,兄弟雙生子尚未成年。
作為兄長,順義理所應(yīng)當(dāng)?shù)爻袚?dān)起了照顧弟弟的責(zé)任。
老二順德因與大哥年紀(jì)相仿,自尊心極強,凡事都要爭強顯勝;老三順云與老四順天,為雙生子,出生時間相差無幾,但性格卻截然相反:順云膽大包天,行事看似粗魯實則心思縝密;順天沉靜而寡言,不喜熱鬧。
或許正是因為雙生子的原因,二人除了在脾氣稟性上形成反差之外,老三順云愿與二哥順德親近,老四順天喜跟大哥順義身后。兄弟四人在感情上,赫然形成了無形的對應(yīng)。
后來,因一場意外,順義徹底失去四弟順天。
雙生子十三歲那年某日,順云不顧大哥再三警告,偷偷地誘哄順天一起出海潛游。
暢游正酣之時,海面突起巨浪,兄弟二人為了擺脫風(fēng)浪襲擊,瘋狂向岸邊回游。
游至半途,誰料順云腿部肌肉痙攣,停滯不前,后在反復(fù)掙扎的過程中,漸漸失去意識。
命懸一線,危急關(guān)頭,是弟弟順天托起了差點陷入昏迷的三哥,并用盡最后的力氣,將順云推向浪尖,可他自己卻因體力不支,卻被卷入巨浪,永遠(yuǎn)地消失在了大海里。
等順云醒來,早已風(fēng)平浪靜——是海浪將他推到了岸邊,才得以僥幸存活。
得知噩耗,整個蕃族都沉痛惋惜。為了尋找順天,還曾數(shù)次出動大量船只,尋遍出事海域,可始終一無所獲。
自那以后,順云就像變了個人,從此沉默寡言,性情孤僻,不愿再與人溝通交流,每日除了讀書寫字,就是習(xí)武練體。
本小章還未完,請后面精彩內(nèi)容!
因為他的這條命,是弟弟順天從巨浪滔天的大海里換回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