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別叫楚婉,周冰,高婕,前兩位在國外工作比較忙,所以沒回來參加聚會。
高婕倒是在本地,可她現(xiàn)在家中忙結婚,大喜在即自然不方便參加酒局。
至于其它早期的學生,一是年代久遠,二是因為一些特殊原因,基本上算是斷了聯(lián)系。
據(jù)槐婷婷所知,前兩年還有幾位年長的來重新認老師,都被齊老趕出了門,其中隱情就不為人知了。
所以說齊老雖教了大半輩子書,目前被他認可的學生,就總共十二位。
張震畢竟也經(jīng)歷過那個年代,心里頓時有了數(shù)。
二人先聊著,不覺間已經(jīng)到了地方。
玻璃廠擁有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它不僅是傳統(tǒng)文化的集散地和薈萃中心,還是京城重要的傳統(tǒng)文化展示街區(qū)。
在明朝這里曾是皇家燒制琉璃瓦的地方,嘉靖年成為城區(qū),逐漸發(fā)展為經(jīng)營書籍、文房四寶、古玩字畫的商業(yè)文化街。
八十年代隨著改革開放和市場經(jīng)濟的建立,這里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時期。
國有的書店、文物商店、書畫店與私營的店鋪共同經(jīng)營,形成了眾家博采多姿的經(jīng)營局面。
還有許多文人墨客和藝術家聚集于此,進行文化交流和藝術創(chuàng)作。
街道兩旁店鋪林立,各種傳統(tǒng)文化商品琳瑯滿目,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學者前來參觀、購物。
尤其是外國游客如過江之鯽,這其中不乏來華夏淘寶撿漏的,當然也有更多是撿漏不成被人撿了漏。
車停在外面停車場,二人并肩聯(lián)袂仿佛一對逛街的情侶順著主路緩緩前行。
張震抬眼掃過一座座店鋪門楣上的牌匾,心中暗道,都是后世那些出名的大買賣啊。
這個年代整體布局和幾十年后區(qū)別不大,只有門臉新舊和建筑高低的區(qū)別,甚至店面位置都沒什么改動。
由于是周日游客絡繹不絕摩肩接踵,顯得比樊家園那邊還熱鬧,唯獨少了張小利那種擺攤的販子。
槐婷婷輕聲道,“師弟,你想看什么,我在這邊有幾位熟人,老師也有朋友在這里開店,咱們可以直接去找他們,絕對不會坑你。”
張震笑道,“那多沒意思,我還是喜歡自己看,在未知中探索才更有趣味?!?/p>
槐婷婷輕笑道,“好,反正你高興就行。”
張震忽而覺得不對味,本來是陪她逛街,怎么我高興就好?
就在此時,他看到了一家掛著桃李堂牌匾的店鋪,頓時停下了腳步。
呵呵,沒想到他們在這里也有分號,說什么也得進去看看。
雖說逮住一只羊薅毛不地道,可這只羊毛薅得可是最舒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