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有好東西
日暮西山之后,兩輛車終于開進了寶山市區(qū)。
現在的它還只是個縣級市。
說是城市,但處處還留著古舊的味道。
還沒進主干道,就看到一座高大的城門樓屹立在山腳下。
進城的路就從城門樓穿過,幽暗深邃的門洞足有二十多米長。
這段路竟然不是柏油路,而是用青石板鋪就的。
細看石板上還有斑駁的苔痕,透著一股歷史的滄桑。
穿過城門洞進入主干道,街道狹窄但充滿煙火氣。
低矮的房屋錯落有致,古舊的木板門散發(fā)著歲月的韻味。
集市熙熙攘攘,人們操著方言討價還價。
街邊的小吃攤冒著騰騰熱氣,自行車鈴聲在巷子里清脆回響。
此刻的寶山,古樸而寧靜,承載著市民們簡單而美好的生活。
張震打開車窗深深吸了一口氧氣充足的空氣,不由得輕嘆沒有工業(yè)污染就是好啊,可以敞開了大口喘氣,這也是一種幸福!
路上的車輛多以農用車、三輪車、自行車為主,甚至還有馬車駛過。
汽車稀少,偶爾會有一兩輛破破爛爛的大公交,但乘客卻少得可憐,跟空車沒什么兩樣。
張震道,“老規(guī)矩,找地方住宿,先吃飯,然后找人帶路。”
正在開車的李虎忽而低聲道,“老板您看路邊上,那家竹器店門口!”
張震轉頭看向路邊,在一家掛著紅燈籠的店鋪門口,擺著許多大籮筐,還有一些竹竿竹篾等東西。
就在此時他看到了那個卷發(fā)男,正在和店主討價還價,旁邊還有幾個人應該是一伙的。
果真是同行是冤家,不是冤家不聚頭??!
這些家伙的目的地也是這里,難道他們下面也會和隊伍的行程重疊?
張震低聲道,“前面停下車,莊十三我需要個人去跟蹤卷發(fā)男,你能行不?”
莊仕三懶洋洋說道,“還行吧,可我怎么找你們呢?”
張震道,“打聽市里最好的招待所,我們肯定在那里,記得多聽他們說什么?!?/p>
說著給了他一百塊,算是辛苦費和誤餐費。
車在拐角停下,莊仕三下了車,向那家竹器店走去。
李虎滿臉擔心道,“這小子能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