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捕頭這可真是為民除害啊!”李言初感慨道。
魏城兩大捕頭,趙武鑄,王重山,都是手底下很硬的武林高手。
魏城靠近碼頭,來往客商極多,魚龍混雜,魏城縣衙就是靠著趙王兩大捕頭才鎮(zhèn)得住三教九流。
不過李言初聽聞這是朝廷緝捕盜賊的事情,而并非邪祟作怪,便沒有繼續(xù)深究。
這幾日他試過了,不管是刻意給路邊乞丐錢財,或者是救濟窮苦之人,都不會獲得功德。
或許是刻意為之的事情?
不過李言初生性豁達,也不再故意獲得功德。
太平客棧的成熟老板娘,對于李言初的態(tài)度好了不少,眼神也柔軟了許多。
起碼不再冷言冷語了。
李言初在客棧喝了一會茶,美婦掌柜便過了坐了一會,閑聊了幾句。
這可是讓太平客棧的客人眼饞不已,老板娘那xiong前沉甸甸的,可是讓人移不開眼睛。
也只有李言初有這個待遇。
只不過以前是被嘲諷追債,如今是閑聊幾句而已。
等到老板娘搖曳著豐滿的蜜桃離開后,李言初才付錢離開太平客棧。
他喜歡客棧之中,這股熱鬧的人氣,各種精彩的坊間消息也在這里流傳。
這可能就是人間煙火氣吧。
當然絕不是為了成熟美艷的老板娘。
離開了太平客棧,李言初買齊了藥材,回到青云觀中敕封。
僅僅隔著一條街,卻是一個出世,一個入世。
也不知當初李言初的師傅,那位玄誠道長,為何選在此處開了個道觀。
“難道是為了看老板娘?”李言初心中說道。
這個還真有可能!
李言初那位師傅,玄誠道長看起來毫無高人風范,一點不像是有真本事的道門高人。
五十多歲的年紀,國字臉,一臉正氣,穿一身洗的發(fā)白的道袍,穿一雙青白相間的十方鞋。
看起來像老農多過道士。
平素最喜歡給身材窈窕的美貌小娘子看相,摸著人家的柔荑,能夠說上半天。
想起自己的師傅,李言初心中一陣柔軟。
那師傅是他第一個認可的人,雖然有些不正經,但是人卻是極好,對他也是有再造之恩。
李言初打開了手中的泛黃古書,封面上寫著四個大字。
《黃庭道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