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間間宅子過去,不知是他們來得正是時候,還是來得正不是時候,都沒怎么看到人出來,直到馬車的速度明顯放緩,狄進知道,正主到了。
沒有想象中開封府衙的封條,左右交叉貼在門上,沒有橫七豎八的血色印記,單從外面來看,除了門口積灰很深,明顯很久沒有人出入過之外,這里與其他人家并無什么不同。
但這就是五臺山還俗僧人孫洪,被滅門的家。
狄進打量過去,林小乙一無所覺,跟著一起看,卻聽公子道:“小乙,你覺得若無祖上傳下的房子,在京師置辦這么一套宅院,得花多少錢?”
林小乙想過當宅老,卻從來沒幻想過自己能在京師買一套宅院,不過對于價格還是多少有些數的:“至少得萬貫吧,這還是原主肯賣……”
狄進道:“家財萬貫么?確實是最基本的價格,那要搬到京師,也是十幾輛馬車?。 ?/p>
正在這時,駕車的吳景開口道:“或許這宅院是有人受了恩惠,轉贈的呢?”
林小乙知道這位是自來熟,倒也不奇怪對方會搭話,只是這說法未免過于不可思議,誰能轉贈京師一套宅???
狄進也直接問道:“得多大的恩情,才有如此饋贈?”
吳景道:“小的也是偶然聽人提及過,這戶家主醫(yī)術非凡,治好了一位貴人的子嗣,有了這安居之所,才來京師,以后子孫后人也是開封人士,總比我們苦哈哈租馬趕車的,還有那行走四方刀口舔血的江湖人要強太多!”
狄進微微點頭,但又道:“居京師大不易,便是有了宅院,一家大戶上下三四十人用度,可不是尋常人能承受得起的?!?/p>
林小乙深以為然:“是啊!京師的價格可高咧,俺在并州一家人的吃穿用度,到京師都不見得供得起一人……”
吳景道:“這家戶主既有醫(yī)術,想來是開醫(yī)館藥鋪的,還能經商,收一收貸錢,各地大戶都在做?!?/p>
狄進道:“貸錢且不說,總要有本金,那醫(yī)館藥鋪,不知是京中的哪一家?能否維持這一戶上下開銷用度,想來是生意紅火,肯定有人記得吧?”
吳景繼續(xù)策馬,不再多言,但心中有了數。
兩人一問一答,說的就是孫洪的錢財來源。
狄進問,這個五臺山還俗僧人,是怎么在京師買房的?
吳景回答,曾經聽師父孫洪提過,這套宅院是因為他醫(yī)術了得,有大恩于人,得其饋贈,也正因為有了這套宅院,可以讓自己的兒女成為京師人士,孫洪才會決定還俗下山,不再當一個苦哈哈的武僧。
狄進又問,房子是人饋贈,那么居住在京師的生活費用是如何來的?能夠讓孫洪娶妻納妾,生下十幾個兒女,招了二十多名仆從,那可是一大筆錢財!
吳景對此還真不知道,他們每次來見孫洪,看到的都是一家美滿,衣食無憂,心里是既開心又羨慕的,至于錢財是怎么賺取的,只聽孫洪說他開了醫(yī)館藥鋪,平日里還有經商,想來是佛門的老傳統(tǒng)收貸,便沒有細思。
現在需要查一查了。
吳景如今已經明白,對方為什么讓他成為車夫,正因為自己是被害者的徒弟,許多衙門根本不清楚的細節(jié),唯有他們師兄弟知曉,由他們出面調查,才有更大的機會發(fā)現線索,接近真相!
簡短的交流后,馬車已經駛離了鬼宅,狄進沒有合起窗戶,而是興致勃勃地看起了京師的景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