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至廣政殿,殿試官、省試官、宰臣館職等臣子入殿,舉人等候于殿門外,然后朝廷依次傳唱舉人姓名,中舉者接受皇帝賜予的科舉等第。
這個儀式,執(zhí)政太后也是要到場的,而排名的更改,往往就是太后輕描淡寫的一句話,或許就改變了士子的一生。
“大娘娘若以狄仕林太過年輕,不夠沉穩(wěn)為由,朕便以這份答卷作為回應(yīng)……”
“對了!該讓群臣點評一番,有了他們的評語,大娘娘更加難以駁斥……”
“依故事,有官身者不得為狀元,幸好狄仕林沒有官身,他立了這么多功勞,從沒為自己求一個官身,狀元舍他其誰?”
正在絞盡腦汁地構(gòu)思如何與劉娥斗法,極輕的腳步聲傳來,閻文應(yīng)到了身后,低聲道:“圣人請官家去垂拱殿?!?/p>
趙禎先是愣住,然后馬上涌起怒火:“朕還沒定排名,大娘娘就要更改么?”
閻文應(yīng)還是首次看到這位官家發(fā)怒,心頭也不禁一悸,趕忙道:“官家息怒,太后并非為殿試排名,而是謀害李順容的犯人,終于查明底細了!”
……
“遼人?竟然是遼人!我們不是定了盟約,為兄弟之國么?”
匆匆來到垂拱殿內(nèi),得到真相后的趙禎大為錯愕。
他猶記得父皇駕崩時,遼帝耶律隆緒還下令舉國哀喪,“集番、漢大臣舉哀,后妃以下皆為沾涕”,傷感之余,遼帝還十分擔心地對身邊的宰相說:“吾聞侄帝圣年尚幼,必不知兄皇分義,恐為臣下所間,與吾違約矣……”
按照盟約,趙禎確實應(yīng)該喊如今的遼帝耶律隆緒叫叔叔,當然實際上根本不會這么做,除非是正式的國書,才會在稱呼上按照盟約執(zhí)行。
關(guān)鍵在于,遼帝表現(xiàn)出的態(tài)度,顯然是擔心宋毀諾,再興兵戈的,結(jié)果怎么反過來,派人動蕩宋的朝局?
兩面三刀至此?
劉娥很清楚,耶律隆緒在得知真宗駕崩時的反應(yīng),也不見得就是偽裝,因為此一時彼一時,他那時希望盟約維持,不一定現(xiàn)在也希望,何況遼帝同樣不能代表遼國上下的意志,總有人希望打仗,籍此建功立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