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并沒有刻意提高聲調(diào),作出聲色俱厲之態(tài),但面對這擲地有聲的話語,郭承慶身體一緊,臉色已是變了。
狄進接著道:“所幸我了解延休兄的恬淡性情,愿意相信你并非那等滅門惡徒,現(xiàn)在查明真相,亦是還以清白,還請延休兄對我實言相告!”
郭承慶面色一松,仔細想想,倒也坦然道:“以仕林如今的文壇之名,本可與我等外戚斷了往來,讓那些文臣再高看你一分,能說出這般話來,是真的待我為友,我豈能顧左右而言其他?我與那滅門案無關(guān),但昨日那閑漢確實是來過府上,此人自稱姓孫,或是知道些當年的隱秘,想要勒索錢財……”
狄進眉頭一動,與滅門案無關(guān),那就是與別的有關(guān)了,立刻問道:“延休兄能否說得明白些?”
“抱歉,有些事情我不能說,而且具體發(fā)生了什么,我也確實不清楚,不知怎會鬧到后來那般地步……”
郭承慶苦笑著搖搖頭:“不過有一點我可以告知你,此案即便查到最后,真相大白,于某些人聲名有損,但按照宋律,也是定不了什么罪名的……”
狄進眉頭微凝:“按照宋律也定不了罪么?”
這個說法可不一般,要知道很多時候權(quán)貴犯法不處罰,是一種特權(quán),而不是代表律法真就沒有制定。
實際上,歷朝歷代的律法相對于當時的情況,都是較為完善的,可惜絕大多數(shù)時候只是一個擺設(shè),別說宋朝了,秦朝的律法是出了名的細致和嚴酷吧,每個人都遵守了么?依舊是對下不對上而已,當然上層的六國貴族也不滿意,時刻念叨著復(fù)國,最后每個階層都扯起了反旗,亡秦三嘆,一個龐大的帝國轟然倒塌……
所以在比爛的古代,指望律法約束貴族階層,那真是想多了。
但現(xiàn)在郭承慶說,不是律法無用,而是律法管不了……
“道德層面的問題?滅門案怎會是道德層面的問題?”
狄進想了又想,實在想不明白,便再度問道:“延休兄可知,因為此案,上任開封府推官袁弘靖失蹤,恐怕已是兇多吉少,連尸骨都找不回來,這也不涉及我朝律法么?”
郭承慶勃然變色:“害了開封府衙官員?此事……何至于此?”
狄進微微瞇了瞇眼睛。
看來此人確實不知全貌,或者說他知道的秘密,與真正的案情已有了極大的偏差。
而郭承慶站起身來,踱了幾步,張了張嘴,想說什么,但最終還是咽了回去,苦著臉搖了搖頭:“抱歉,我還是不能說!”
狄進不再逼問,轉(zhuǎn)而回到那個登門的閑漢上:“那孫姓閑漢登門勒索,是有實證么?”
郭承慶搖頭:“沒有!”
狄進今早作了準備,來太平坊之前,先去開封府衙那里拿來了一份坊市輿圖,里面明確記載了各家權(quán)貴府邸的所在:“此人昨天先去了張樞密的府上,然后來了貴府,除此之外,還去了這里、這里和這里,延休兄以為,我如果循著這個閑漢的足跡,接下來最該去哪里調(diào)查?”
既然有人指路,不是自己泄密,郭承慶沒什么遲疑,伸手指了一處地方,用勁點了點。
……
“冀國大長公主的府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