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時,殿內(nèi)似乎傳來一些動靜,隱隱有叫聲,似乎是官家的,不僅別的內(nèi)侍和宮婢,就連張茂則都望了過去,面色微變。
官家更是不會大喊大叫的,這到底是怎么了?
那里面的聲音很快小了下去,隱約又有泣聲傳出。
足足過了一個時辰,連課程都錯過的官家,才和太妃一起走出,虛扶著太妃上了輦后,沉聲道:“我要去散散心,你們都別跟來了!”
宮中的仆婢都是極具眼力勁的,眼見官家眼眶通紅,明顯哭過,哪里還敢跟隨,恨不得腳下在地里生了根,齊齊應(yīng)道:“是!”
唯獨張茂則真的擔(dān)心趙禎的安危,鼓起勇氣:“官家,請讓小人跟著吧!”
趙禎沒有理會,只是往前走去,一路上有些失魂落魄,口中反復(fù)念叨著一句話:“大娘娘不是……大娘娘不是我的親娘……我不孝……不孝……”
張茂則默不作聲地跟隨,起初莫名其妙,但聽著聽著,隨著趙禎念叨的越來越多,也陡然意識到是什么事情。
太后并非官家的生母,這個在宮中不是秘密,年長些的宮人都知道,但沒有人敢在私下里嚼舌根,不然江都知的皇城司對付不了外人,卻是完全能讓一個宮人悄無聲息消失的。
不過亂傳固然不會,但終究不能完全制止人的八卦心理,所以就連年紀(jì)輕輕的張茂則都有所耳聞,只是同樣不敢有半個字的泄露,這倒不是不忠心,而是泄露出去,對于官家來說并非好事。
可現(xiàn)在,官家自己知道了。
張茂則雖然清楚,輪不到自己操心,可還是有些擔(dān)心官家與太后之間的關(guān)系。
親生母子之間,往往還會產(chǎn)生矛盾,出現(xiàn)爭吵,不過很快也會放下,記恨彼此一輩子的不是絕對沒有,但終究是極少數(shù)。
可養(yǎng)母養(yǎng)子之間就不一樣了,矛盾爭吵同樣不可避免,由此懷恨在心,翻臉相向的都不少,畢竟沒有血緣關(guān)系,就會考慮一個問題:到底不是我親生的兒子,到底不是我的親生母親,才會如此如此……
一旦這么想了,那之前培養(yǎng)出來的感情,也就蕩然無存了,好事記不起,光記著壞事。
趙禎性情溫善,或許也正是被楊太妃養(yǎng)大的原因,他是不記人仇,反倒會記得好的。
但問題是,趙禎不知自己是養(yǎng)子,一直以為劉娥就是親生母親,這份沖擊無疑更大,剛剛真的和楊太妃抱在一起痛哭了一場,此時的眼睛還是紅的。
茫無目的走了一段,趙禎陡然停下了腳步,聲音大了起來:“我以前不孝!現(xiàn)在不能再不孝!我要把……把姐姐接回來!”
張茂則愣住,然后才反應(yīng)過來,這是官家對親生母親的稱呼。
正如唐朝稱呼自己的父親為哥哥,宋朝皇子皇女稱呼也有個很奇特的地方,他們叫父親倒是“爹爹”,稱嫡母為“孃孃”,稱呼位為嬪御的生母叫“姐姐”。
趙禎現(xiàn)在這么說,就是依舊認(rèn)劉娥為自己的大娘娘,楊太妃當(dāng)然還是小娘娘,但又一時間不知道該怎么稱呼李順容,便拿出皇子稱呼生母妃嬪的稱呼,叫李順容“姐姐”。
一人三個娘,張茂則對此也有些懵,唯有恪守本份,不敢作絲毫評價。
卻聽趙禎又急急地道:“有人要害姐姐,必須要將賊人盡快抓住,茂則,我要抓賊,該怎么辦?”
張茂則腦海中立刻浮現(xiàn)出一個人名,卻沒有立刻說出,此事實在太敏感。
“我知道怎么辦了!”
趙禎同樣想到了那個值得信賴的人:“別人查案,我不放心,更不相信……我只相信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