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這zisha身亡,實在有些糊弄……
想到這里,呂公弼面色立變:“父親之意,是要將這起案子作為刀,遞到狄同判手里?”
“刑名是狄仕林的根基,他不能坐視自己親見的案子里,出現(xiàn)冤假錯案,而路一級提刑司輕率查案,輕慢人命,也適合宣揚《洗冤集錄》問世的必要性!”
呂夷簡說到這里,關(guān)照道:“善待妻子,好好安撫,凡事做在前面!”
呂公弼完全明白了,京東路提點刑獄公事洪邁,是他妻子王氏娘家的門生故吏,現(xiàn)在卻將淪為一本書的墊腳石,但仔細想了想,又不禁心悅誠服,鄭重應下:“是!”
……
泗水縣衙。
后院堂中。
一群書吏正在整理書稿,為首的赫然是州衙的節(jié)度推官鄭茂才。
他正在查看各種死因的鑒別,包括病死、自刑、殺傷致死、火燒致死、服毒致死、受杖致死、塌壓死、蛇蟲傷致死、酒食醉飽致死等等,每一條皆有細致的記錄,而這僅僅是。
這些書稿是那位同判手寫的,身為十幾年的老刑名,起初看到這些,著實是大開眼界,又冷汗涔涔,方才知道自己以前查案有多糙。
但那位還嫌不夠,再由書吏謄抄,然后經(jīng)由每一位經(jīng)歷過案件的第一線官吏,反復驗證,查找錯誤,一絲一毫的細節(jié)都不能有差池。
鄭茂才此時是由衷的敬畏,也意識到對方如果要找自己的罪名,憑他這些年間動不動用刑的辦案方法,早就脫下這身官袍了。
如今似乎有了將功贖罪的機會,自是要用心完善這本前所未有的刑名著作。
狄進確實準備看看他是否有改過的態(tài)度。
沒辦法,歷史的局限性擺在這里,如果用刑的地方官員都定罪,那沒人愿意查案,畢竟如包拯、公孫策這樣有破案能力的主官是極少數(shù)的,大部分官員確實不具備嚴謹審案的能力,對刑偵的流程,就是簡單的分析后,開始拷打案件嫌疑人,如果正好對了,那就順利破案,如果錯了,就有人蒙受不白之冤,而由于行刑的殘酷,即便日后伸冤,對于無辜者的摧殘也是不可逆的,好比楊乃武與小白菜。
所以狄進在泗水縣修建水利的同時,一有空閑,就開始推動《洗冤集錄》的進程,希望這部著作早一日問世,早一日能傳播于世間,或許就能減少一部分冤假錯案。
以前地方官員沒有相關(guān)技巧,水平不足,不得不行刑逼供,倒也罷了,等有了指導書籍,按圖索驥,照搬著做,如果再嫌麻煩,那就可以抓住一群典型,狠狠治罪!
此時將手中的書稿校對完畢,確定沒有疏漏后,鄭茂才親自捧著,來到書房之外稟告:“狄同判!”
“進來吧!”
狄進正在書桌上寫著,呂公孺站在一側(cè),另一側(cè)則是招安未定,但已經(jīng)擺出一副心腹門生模樣的大榮復。
所謂地主豪強來相助,其中自然有內(nèi)幕,最為慷慨解囊的四位,泗水縣的包有同、乾封縣的公冶坤、寧陽縣的邢路南、瑕丘縣的鄧千山,正是大榮復的四位家將。
有了他們領(lǐng)頭,許多不知情的地方鄉(xiāng)紳豪族,都開始盲從捐助,生怕別人捐了自己沒捐,被這位前程遠大的同判記恨在心。
狄進對此樂于見得,而經(jīng)營地方的四大家將身份暴露后,狄湘靈也把大榮復放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