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zhuǎn)醒來時,已近黃昏,溫辭筠睜開眼看著頭頂?shù)拇矌?,一動身小腹便隱隱作痛。
下意識地摸著小腹,奈何月份小,她的身子還未有明顯的變化,根本不曉得究竟還在不在,但之前她疼得那般厲害、還流了血……季卿硯聽著床帳里有動靜,趕忙坐到床沿,瞧著溫辭筠欲哭埋怨他的神情,趕忙握著她摸著小腹的手道:“夫人放心,孩子還在……夫人別忘了,此前還騎過馬,那般顛簸都無事……”似覺得自己又說錯了話,季卿硯轉(zhuǎn)言又道:“……夫人要相信,你我的孩兒定會平安無事的……”“想聽故事嗎?”溫辭筠突然啟口朝季卿硯道,“冬月初三,我本想講與你的故事……便當謝這一路你對我的照顧,雖然偶爾還是挺討厭你的……”“夫人何必言謝,是我該謝夫人才是。
”季卿硯將她鬢發(fā)拂至耳后,“……此前謝夫人,此后更是謝夫人……夫人想與我講什么故事?”“這個故事很老了,老到你我只在史書上讀過他們……”三百年前,魏元帝一統(tǒng)九州,建大魏朝。
為穩(wěn)朝綱基業(yè),保子孫世代江山,魏元帝分封手下共起事的四路諸侯鎮(zhèn)守邊疆,這其中便有他們二人的先祖。
但老年時,魏元帝突發(fā)奇想建了一座城——黎朔,將一份事關(guān)九州大劫的手稿藏入那座城中,以血脈為詛咒,要開啟地宮之人必是他的血脈,否則詛咒將蔓延九州,引生靈涂炭。
又暗設九州使,直接為帝王效命,以化九州劫難為己任,穩(wěn)九州太平……直到八十年余前,魏靈帝意圖遷都,想將黎朔城中的手稿一并帶走,卻發(fā)現(xiàn)地宮之門如何也打不開,這事兒可叫天下人為之興奮!靈帝的血開不了元帝的門,那便意味著靈帝并非元帝血脈!大宗、小宗踴躍著與五路諸侯的后裔勾結(jié),大舉王旗,討伐竊賊!面對沸沸揚揚的流言與大軍的壓境,靈帝自知再難清白,亦知元帝所言的九州大劫將至,自焚祭天前召回藏在列國中監(jiān)視各國王侯的四位九州使,要他們立誓即便大魏朝不在,也要傾力挽九州傾覆之劫難。
靈帝歿,那帝位究竟該落到誰人手上?至少此刻的四路諸侯還按捺著自己的野心,奉承著大魏朝的宗親們。
有人便提議誰開了黎朔地宮的門,誰就是元帝正統(tǒng),便該由他繼承王位!這番提議可叫人興奮的躍躍欲試,皆是毫不猶豫地證明自己的血脈正統(tǒng),自信地將血灑在地宮的門上……而事后的結(jié)果便是——九州大亂!四方諸侯王趁那些宗親沉迷血脈游戲時,在黎朔城外布下殺機,將人盡數(shù)一網(wǎng)打盡,正歡喜著將要拿到魏元帝藏在地宮中的手稿,卻發(fā)現(xiàn)這數(shù)千人的宗親里,沒有一個人的血能打開這門!總不能這里邊兒,一個魏元帝的血脈也沒吧……四路諸侯你看著我、我看著你,暗中覺得此事古怪,卻誰都不敢多言,相約將這城中事埋藏住,共同扶立靈帝遺腹子登基為幼帝,四方共治這九州。
但戰(zhàn)火的口子開了,便只會越燒越烈!頃刻不過短短五年,九州之上便只剩下尚且茍延殘喘的大魏朝、衛(wèi)國以及云秦……在詭異中安穩(wěn)了數(shù)年,衛(wèi)國聯(lián)合云秦進軍徹底將大魏朝覆滅。
最后一任大魏朝大巫、亦是九州使之一的微生處月,見家國覆滅自毀雙目將自己放逐入黎朔城,是謂“守靈”。
而這一守,卻叫她發(fā)現(xiàn)了黎朔地宮的“秘密”。
聽到此處,季卿硯卻朝溫辭筠問了個問題:“我記得,微生這個姓是魏元帝賜予他的長女的,所以微生處月也是元帝血脈?”坐起身靠在床頭,溫辭筠捧著手中的茶碗,看著碗中糾纏不清的茶沫,她輕笑著:“……是啊,所以當年并非所有元帝后裔都參加了那場游戲……故而第一個打開黎朔地宮門的,不是我的母親遂邑公主,而是微生處月……她先于他們五年前就拿走了手稿……”溫辭筠給他的答案,讓他不寒而栗,那當年衛(wèi)國與云秦從里頭拿出來的又是什么?“……十余年前,你的父王與我的舅舅,意圖拿走的是元帝的‘詛咒’……”溫辭筠平靜地說著,“我之所以沒死,是因為他們在將我釘入棺中時,有人救了我,將本該被封入石棺中的我,換成了我的母親……”“黎朔中事,我知道的并不多。
”季卿硯望著溫辭筠,心底更是憐惜,“救你的人是誰?”“還能是誰……自是微生處月……”“她還活著?”“死了,十年前就死了。
”溫辭筠回上季卿硯的話,她知道他在想什么,“想要那份手稿嗎?在我手上,她臨終前將她的畢生所學都交給了我。
”季卿硯似在沉思著,良久后才對溫辭筠說:“所以那地宮并非元帝血脈可開,而是微生一族的人才能開?可如此也不對……”他竟在糾結(jié)此事嗎?那么大的誘惑居然不為所動?“并非如此。
”溫辭筠回道,“不過都是偶然,元帝長女是大魏朝首任大巫,便意味著黎朔地宮有她的手筆,她只是淺淺的修改了開門的規(guī)則……知道嗎?我的血很珍貴,不僅僅是因繼承于微生一族的血,更是能與那份‘詛咒’共鳴,所以我能在黎朔城中呆了數(shù)月也還是個正常人,而非變成……”溫辭筠說著住了口,瞧著季卿硯的神情,他已意會到她的意思。
“我記得你有一個妹妹,她的血也可以嗎?”季卿硯一轉(zhuǎn)話鋒而問。
輕搖搖頭,溫辭筠道:“她只是個普通人,所以我說打開地宮是個偶然……”“真有意思。
”季卿硯突然笑了,他看著溫辭筠,“夫人不覺得這個故事真的很有意思嗎?魏元帝妄圖用如此荒唐的方式坐穩(wěn)他的百世江山,卻被自己的女兒擺了一道,叫這九州大亂,如何不是本末倒置?”略帶著疑問看向季卿硯,溫辭筠又問:“你只是這樣想的?”“不然呢?”季卿硯卻反問她,“夫人想要我如何想?哄著你將手稿交出來,然后照著上面說的事做,最后一統(tǒng)這九州?”難道不應該嗎?他身為云秦太子,不該以一統(tǒng)九州為己任嗎?他這么多年又是流浪,又是做生意積累財富的,不就是為來日大戰(zhàn)做準備?悄悄摸熟敵國輿圖,曉得大戰(zhàn)之時該如何提前派兵布陣;廣積糧草,以備長久作戰(zhàn)的不時之需……“宇宙萬物,潮漲潮落……沉浮間你我不過這蒼茫一粟,何必要活得那么累。
”季卿硯傾身上前,抵著溫辭筠的額頭,輕聲嘆息著,“你我血脈中的枷鎖此生也難斬斷,可我卻感念這份血脈讓你我得見于人世……夫人不覺得,拋卻那些瑣碎,這世間萬物都值得留戀?”似不愿聽她回答般,淺吻上她的唇,不似往日般熱烈……“夫人午膳未用,現(xiàn)下該餓壞了吧,我去叫人傳膳……”靜看著人走遠,溫辭筠呆坐在床前,一時竟叫她分不清季卿硯究竟是否在哄她!她適才給了那么大的誘惑!哪個男人不會為追逐權(quán)力而瘋狂?瞧瞧那些人都你爭我斗成什么樣了!有那般雄圖,妄圖建下霸業(yè)的季羨逸怎會養(yǎng)出這么個“懦弱”的兒子?還是季卿硯看出了她的圖謀,故意隱忍不上鉤?去望京便知道了!溫辭筠看向為他添菜的季卿硯如此想著,究竟是真無意這九州,還是在她面前藏得太好了……飯后坐在廊檐下曬月光,季卿硯放下手中的史書,與溫辭筠繼續(xù)討論起了適才的那個故事。
她就說嘛,沒有一個男人不會權(quán)力不感興趣!他只是裝作不在意罷了!“有何疑問?”溫辭筠接過他遞來的史書,看著他圈點的筆墨,“……元帝之長女,魏之大巫也,元帝二年,賜姓微生……元帝三十年,帝命之殉葬,長女不從,自焚祭天,咒國不安、家不寧……越明年,景帝即位,懼前大巫之咒,獻千人牲,以息大巫之怒……”“景帝與微生氏當是親姐弟吧。
”季卿硯問,“究竟是什么樣的‘天譴’,敢叫他獻千人牲?夫人不會不知大魏朝時,已開始用野獸代替奴隸獻祭上天,可景帝一即位便獻千人牲,這不是明擺著心中有愧?”“你看什么野史了?”溫辭筠放下書盯著季卿硯,想不到他竟這般無端聯(lián)想,“不是說了嗎?怕微生氏的報復……說起來,景帝似乎無子而終,那時候九州也還是亂糟糟的,也算是詛咒成功了?”“我無兄弟姊妹,卻想問夫人一句,你會在什么情況下用千人牲來平息你妹妹的亡魂?”被季卿硯問的心驚,自己說夢話了?硬著頭皮,溫辭筠回道:“自然做了虧心事,能叫我用千人牲平息怒意,我大概將她挫骨揚灰了吧。
”至少不明事時,她真如此想過,一心以為是她搶走了她的雙親,后來才明白,她是被主動拋棄做人質(zhì)的,怨得任何人都怨不得她妹妹。
聽著墻外打更聲,季卿硯站起身邀著溫辭筠起身道:“夫人今日睡了那么久,想必今夜也難入眠了,出去逛逛嗎?”嗯?大冷天的,外邊還宵禁了,上何處逛?“去哪兒?”溫辭筠問道,“不是已經(jīng)宵禁了?”“去見你祖宗。
”季卿硯說著將裘衣給溫辭筠攏上。
溫辭筠乍一聽還以為他在罵人,卻又聽他繼續(xù)道:“滄州地下葬著個據(jù)說是微生氏下屬之人,有野史說,微生氏自焚后,她的一位下屬將她的骨灰并著她生前的東西盜出葬在了自己的棺槨中,去翻翻?”“……大晚上,你要去盜墓?”溫辭筠見季卿硯真找出把鏟子扛在肩上,“不瘆人嗎?何況你都說了是野史,而且你為何好奇這微生氏?”“我和夫人敬告過祖宗,如何叫盜墓?這叫上墳。
”季卿硯如是說著,真叫人提了籃香燭紙錢,“……我好奇微生氏不假,卻是在思考一件困惑了世人良久的事,心底在隱約猜測,待時候到了,我自會告訴夫人……”“故作神秘!”果然男人的嘴里吐不出什么真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