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和外面的藥鋪合作,當(dāng)然丹院的抽成有些偏高,但在內(nèi)門煉丹的效率比在外面又高了不少,這里靈氣是最豐富的,能大幅減少每爐丹藥的煉制時間。
唐小沿得到了袁師叔的獨傳丹方歸元丹,還沒時間研究過,正好趁此機會熟練獨傳歸元丹的煉制,順便賺些靈石。
他來到自己丹房,盤腿坐在蒲團上,掏出丹方玉簡,神意探入其中,仔細(xì)參閱玉簡中的內(nèi)容。
獨傳丹方的歸元丹有個別稱,叫歸氣丹,和煉氣期的歸氣丸一字之差。
通常的歸元丹主材是靈木香,輔材百靈液,紫參,條苓,輔材都是人工靈植,只有主材靈木香屬于野生靈藥。
因為是野生靈藥,只生長在靈氣充沛的深山老林之中,所以價格比靈植多出好多倍,連帶丹藥也很貴。
而獨傳丹方的主藥變成了三份量的香荊根,這是人工種植的靈植,價格便宜了太多,雖然每爐需要三份的量,依然便宜得多。
另外輔藥增加了兩份苛草桂,這也是人工靈植,增加的分量和種類就是為了填補天然靈藥缺失的靈力,使煉制出的丹藥藥效一樣。
就連成色也一模一樣,獨傳丹方之所以價值那么高,就在于成丹后與天然靈藥出丹成色一樣,從外表上完全無法分辨。
其實很多年之前歸元丹的主材是兩種天然靈藥,后來經(jīng)過丹師們的不斷改進,才用人工靈植代替了其中一種。
往后可能主材靈木香也會被人工靈植代替,比如唐小沿手上的獨傳丹方,如果流傳得多了,就成了普遍丹方,歸元丹的主藥也就變成了香荊根。
煉丹圈中丹方并非固定的,而是一直在變化,過些年就會出現(xiàn)新的丹方和丹藥。
唐小沿一口氣煉制了二十爐獨傳歸元丹,休息半天后又嘗試煉制生血丹,這丹藥可治療外傷和內(nèi)臟損傷,及部分經(jīng)脈傷勢,也是筑基期修士的常用丹藥。
十爐生血丹完成,這丹藥他以前還沒煉過,成丹率不高,剛剛合格,隨著熟練度增加,出丹率會慢慢提高。
又休息了半天,唐小沿打算繼續(xù)煉制生血丹,突然儲物袋顫動起來,他神意探入,發(fā)現(xiàn)是薛寶發(fā)來了訊息。
一算時間,回到內(nèi)門已過了快十天,薛寶那邊終于有了消息。
唐小沿連忙掏出傳訊玉簡,薛寶在玉簡上發(fā)來會面的要求,約他到內(nèi)門鶴鳴峰見面。
這鶴鳴峰上沒有內(nèi)門機構(gòu)駐扎,純粹的野生山峰,內(nèi)門這樣的山峰不少,很多修士閑時也會到這些山峰上觀景休閑。
鶴鳴峰比較偏僻,去的人少,所以薛寶約他在此相見。
唐小沿收拾好東西,到丹院倉庫繳納了抽成,然后出丹鼎院往鶴鳴峰飛去,此時正是夜間,天空中那顆巨大的行星和光環(huán)很亮,往來飛行的修士卻很少。
夜間大多數(shù)人還是在自己洞府中休息或修煉,很少出來。
唐小沿駕駛云盤降落到鶴鳴峰山頂上,一棵高大的松樹下面,薛寶從樹后轉(zhuǎn)出,將手中的玉簡拋給唐小沿。
唐小沿伸手接過,薛寶低聲道:“這是那家伙的行蹤,他每月月底有五天換休,都會回凌云城自己家中!”
“他回家前往往要和衛(wèi)隊同時休假的幾個家伙到云香樓或水月院中的一家快活,一般要第二天中午才會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