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丹修士駕駛云舟也能飛過潭淵山,甚至比起鯨骨船還要快一些,而普通的筑基修士沒人敢用云盤飛越此山。
潭淵山深處延綿的山峰高度遠遠超過云盤的極限高度,要翻越此山,筑基修士很多時候只能在山中使用遁術趕路。
但此山深處妖獸成群結隊地游走,和云夢澤深處一樣,普通筑基很難逃脫妖獸靈獸之口。
所以通常筑基修士都是乘坐鯨骨船直接從高空飛越,這樣雖說要花不少靈石購買船票,卻是安全便捷得多。
張歸二人安置好幾萬修士后返回城主府休息,余下的眾筑基只能在廣場上駐扎下來,等待進一步的情況。
接下來幾天臨淵城依然處于高度戒備狀態(tài),城門外眾多城衛(wèi)修士分散在四處,警戒獸群的動向。
張歸二人也沒閑著,幾天來輪流出城潛進潭淵山中,會合胥慶搜尋失蹤的村民,但幾天過去了,沒再尋到任何線索。
而獸群也沒有再出現(xiàn)在臨淵城外,似乎已經(jīng)完全退去了,但城主府卻不敢松懈,早先解救的幾萬村民安置在城中也出現(xiàn)了一些問題。
首先這些村民人數(shù)太多了,臨時安置區(qū)的生活條件簡陋,平民不像筑基修士,平時可以不吃飯,他們光是每天消耗的糧食就是不小的數(shù)量。
再加上這些村民都掛念著自家的田地,被獸潮踩踏的禾苗需要重新栽種,總之這些平民沒人愿意待在安置區(qū)無所事事。
幾天后村民們就鬧起來要回家,并推舉了十幾個長老出面找城主府,請愿讓他們回到村鎮(zhèn),好打理田地,補種莊稼。
張歸二人一起接見了村民代表,二人本來也很猶豫,放他們出城又怕再遇到獸潮,不放呢這幾萬無所事事的村民每日的消耗就不少。
二人商量后決定過幾天看,等確實沒偵查到獸潮的蹤跡,再讓他們回家,同時城主府派出城衛(wèi)軍中的筑基進山,在通往臨淵城的山谷中埋設探靈法陣。
一旦獸潮通過埋有法陣的山谷,在附近潛伏的筑基就能接到警報,馬上通知城主府。
有了這個措施,再加上飛船廣場上駐扎的幾萬筑基修士,兩個城主才遣散村民,讓他們自行回家。
張歸二人的計劃是一旦有獸潮出山的警報,立刻發(fā)動飛船廣場上的筑基,駕駛云盤到南部村鎮(zhèn)將這些村民再帶回到城內。
光有警報也沒用,獸潮的速度遠遠超過村民奔跑的速度,說什么也趕不及在獸潮沖進村鎮(zhèn)前逃到臨淵城。
這樣一來廣場上駐扎的筑基們就不得隨意離開廣場,需要保持隨時待命的狀態(tài),唐小沿五人也只能無奈地接受現(xiàn)實,整天待在廣場上。
獸潮不平息,鯨骨船也不能起飛,目前只能等待海天派過來的金丹修士了,有了三位金丹的加入,臨淵城才勉強敢說安全了。
這一等就得是二十來天,陸應羽在廣場上搭了一個大帳篷,比其他散修搭建的帳篷都大,每天大部分時間五人就待在帳篷中品茶聊天。
除了打坐修煉之外就是互相交流,這里面唐小沿的收獲算是最大的,在幾人的閑聊中他學到了不少知識,都是藏經(jīng)院中不曾見到的。
因為筑基散修太多了,廣場上自發(fā)形成了交易區(qū),一些散修把自己不需要的資源擺在地攤上,標價交換自己需要的資源。
這次進山解救村民,他們最多的收獲就是異獸身上的資源,而那些掌握了庖解法技的散修則因此而又賺了不少靈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