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謝拂此人,重情重義,性情堅韌,還極為頑固。
一時之間,失去了自己深愛多年的妻子,本就悲憤欲絕。
打定決心不會讓孩子也死去。
于是,四處求醫(yī)問道。
一個并不信神鬼的人,一時之間,竟然落得個日日拜佛的清癯模樣,本是無欲才能達,偏偏欲望極強,才靠近神佛。
他日日抄經(jīng)拜佛,希望能為孩子積攢福分,使謝椿福壽綿長。
后來,由于長時間在各地輾轉(zhuǎn),去遍了各個地方的深山寺廟,尋遍了世間的扁鵲良醫(yī)。
皆不得其果,有人勸他道:這是孩子的天命。
他怒極了,仍不肯相信,旁人一時都不敢再勸,不知道此事是否感動了上天,竟教他在跋涉路途中遇到了一位世外高人,說他能醫(yī)好這個孩子,但需要教他跟著他在山里修行十年。
謝拂一聽,欣喜若狂。
當(dāng)下就將孩子交給了他。
于是謝椿自一歲起,就跟著那位高人在深山之中的一個破廟修行,說是修行其實也是誑語。
畢竟這世上哪有成仙的門路,如果有的話,那也是富人先成了,才能輪到一般人。
那時候天上,不過又是一重人間。
所以兩人不過就是日日在山里,吃飯、喝水,再練練武功,聽著那位仙風(fēng)道骨的高人說上一些塵世的道理,義利之分,和他過去的故事。
其實說來,謝椿壓根就沒有自己身體不好的印象,這些都是后來聽謝拂說的。
他自打記事起,就覺得自己身體健康,日日挑水上山,踩凳做飯,練功寫字,在晚上靠著一棵大槐樹,聽老人說世間的故事。
話說回來,他為什么會做飯,還味道甚好。
當(dāng)然就是因為,山上一共就只有兩個人,自然只有讓他做飯的份。
剛開始的確不太好吃,做著做著,就慢慢琢磨出來了。
畢竟要給自己吃。
原本那高人是想讓他留在山中一輩子的,但十年期限一到,謝拂便親自來接了。
那時高人問謝椿:“紅塵是一片深深的欲海,人們總在為著自己的利欲而害人,你當(dāng)真愿意去到這樣的世道么?”謝椿靦腆笑道:“可是師傅,我想看看,我在那樣的世道中,是否還能保持初心。
現(xiàn)在這顆心還是完整的,但它也是淺顯的,我總不能一輩子就只見過這四方樹木。
”高人深深嘆氣,道:“罷了,罷了,你去便是。
”謝椿當(dāng)下就跪下給他磕了三個響頭,說:“師傅,我還會來看您的。
”便跟著謝拂走了。
高人望著他的背影,心有不忍,他見著他從一個小布丁長成了如松似竹的清潤少年郎,可一瞬間,卻又要任由塵世這把鈍刀磋磨。
那片濃綠悠揚的竹林,從此便落在了謝椿的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