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俗之爭
康王趙顯欲哭無淚,正當他縮在馬車角落,對著一卷畫冊唉聲嘆氣時,車外傳來兩道清晰的通傳聲。
“啟稟王爺,東宮侍讀張承,求見?!?/p>
“啟稟王爺,兵部侍郎李牧,求見?!?/p>
兩道聲音,幾乎是前后腳響起,針鋒相對的意味,隔著車廂板都透了出來。
“讓他們……進來吧。”趙顯有氣無力的應了一聲。
車簾掀開,一文一武,兩個身影躬身而入,本就寬敞的馬車,瞬間變得擁擠而壓抑。
左邊的是太子詹事府的東宮侍讀、翰林學士張承,三十出頭,面容白凈,一身儒衫,眼神中透著一股胸有成竹的精明。
右邊的是兵部侍郎李牧,年近四十,身材魁梧,面容剛毅,即便穿著便服,也難掩那股軍中磨礪出的鐵血之氣。
“王爺,”張承率先開口,聲音溫和,
“我等已至江州地界,依下官之見,理應先往節(jié)度使府,拜會楊帥。江州神跡之事,無論真假,楊帥身為地方主官,必是關(guān)鍵?!?/p>
“應當先聯(lián)合地方,穩(wěn)住大局,再徐徐圖之。若此事為真,便可順勢將其做成祥瑞,上達天聽,于國于太子,皆是幸事。”
他話里話外,都是一個穩(wěn)字。
李牧聞言,冷哼一聲。
“張大人此言差矣!我等奉皇命而來,乃是巡天欽差,代天巡狩!何須看一地方節(jié)度使的臉色?”
“依本官看,就該直奔那所謂的城隍廟、真君廟,以雷霆之勢,驗明正身!若真是妖人作祟,搞什么地方淫祀,便當場拿下,明正典刑!如此,方能彰顯天威,震懾宵小,為三殿下掃清朝堂濁氣!”
他言辭激烈,句句不離剿滅,矛頭直指楊烈。
張承眉頭一皺
“李大人此言未免太過魯莽,江州神跡,傳得神乎其神,若非空穴來風,我等冒然行事,萬一沖撞了真仙,誰能擔待得起?”
“真仙?哼!本官只信手中刀,帳下兵!何曾見過什么真仙!張大人莫不是被些神鬼故事嚇破了膽?”
“你……”
眼看兩人就要在車廂里吵起來,康王趙顯頭都大了,連忙擺手。
“二位,二位莫要爭吵,莫要爭吵……此事,此事還需從長計議,從長計議……”
他這番勸解,軟弱無力,礙于其王爺身份,兩人才各自冷哼一聲,別過頭去。
就在這令人窒息的氛圍中,馬車忽然猛的一頓,停了下來。
“怎么回事?”李牧不耐煩的問道。
車夫驚慌的聲音從外面?zhèn)鱽恚骸盎亍赝鯛?,回兩位大人,前……前面的路,被……被人堵死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