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擺擺手,道:“若只是時間,那就不是問題了?!?/p>
長孫無忌聽明白了,不出意外,同太子有關(guān),關(guān)于太子遇刺,朝野其他人不知,皇帝卻透露了些許給他。
“承乾和青雀,他們的爭執(zhí),讓朕十分頭疼?!?/p>
長孫無忌放下酒盞,問道:“陛下只說,青雀又安排了幾次刺殺?”
李世民伸出三根手指頭,定定的看著長孫無忌,“近一個月,還不算前兩次。所以,朕才那么生氣,承乾這兔崽子,出門不帶護衛(wèi)?!?/p>
三次,給長孫無忌干沉默了,青雀這膽子也太大了,一次沒有得手,就該收手了,免得打草驚蛇。
“倒是難為了常何將軍,暗中護著這么一位將個人生死置之度外的太子。對了,承乾,他知道李泰一個月對他動手三次嗎?”
李世民道:“朕給他擋了,他當然不知道。這個兔崽子,他那危機意識簡直是沒有?!?/p>
說到危機意識,李承乾表示,這個真的不能怪他,實在是未來社會,無論是古今時間上的差異,還是全球空間上的差異,華夏的治安都是首屈一指的。
(請)
n
坑長孫無忌
人,會隨著環(huán)境潛移默化,相對和平穩(wěn)定的環(huán)境待久了,危機意識自然而然就淡化了。
舉個例子,在鷹國的留子,初來乍到,聽外頭一陣噼里啪啦,還以為是過年放鞭炮了,打開窗戶看熱鬧,結(jié)果是真理對掏。關(guān)窗戶的速度但凡慢一秒,都得被真理送走。
甘露殿批奏疏的李承乾突然打了個噴嚏。他伸了個懶腰,對著一旁“伺候”他批奏疏的張阿難道:“張翁,看樣子有人想我了?!?/p>
張阿難笑盈盈的回答:“殿下在甘露殿,說不定是陛下想殿下了?!?/p>
李承乾尷尬一笑,皇帝不罵他就不錯了,想他,不存在的。
九月的北海,頗有蕭瑟之意,李世民摩挲著酒盞,滿臉都是愁緒。
“陛下是在憂心,將來承乾不會放過青雀嗎?”
李世民道:“承乾不是趕盡殺絕之人,青雀著實讓朕擔心。”
當初,他立了李治為太子,李泰在朝中的黨羽,重臣除開房玄齡,其他的幾乎挨個被長孫無忌薅了一遍。這些事情,都是他默許的。
李泰但凡聰明一點,就該知道自己于儲君之位無望,結(jié)果這小崽子還寫了文章上來,企圖讓他重新召其回京。他當然不可能召回李泰,繼續(xù)和雉奴打擂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