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的寺院經(jīng)濟,比起南北朝,不遑多讓。
(請)
n
活祖宗
“寺院經(jīng)濟繁盛,占據(jù)了大片土地,因其不繳納賦稅的特權,許多世家大族就將自家土地掛在寺院名下,土地上耕作的農戶成了‘僧侶’,以此逃稅。到了中唐,已經(jīng)完全影響到國家稅收?!?/p>
“豈有此理!”李世民拍案怒斥,“欺君罔上,目無朝廷,該死!”
李承乾道:“后世有個政策攤丁入畝,意思是將人頭稅攤入田畝,地多的多交,地少的少交。
世家大族占據(jù)大量的土地,他們都有部曲私兵,真要這么干,他們會直接造反。
所以,以當前大唐的現(xiàn)實,這個政策完全脫離實際,臣也從來沒跟父親說過此事。
府兵制度依賴于均田制,兵與地相綁定,王朝發(fā)展,土地兼并只會越來越嚴重。
這是歷代王朝通病,朝廷沒辦法扼制,世家大族兼并的土地越多,朝廷可用于蓄養(yǎng)府兵的土地就越少。
均田制府被打破,朝廷無土地可用于蓄養(yǎng)府兵,府兵失去穩(wěn)定的經(jīng)濟來源,戰(zhàn)力大打折扣,府兵制度也就名存實亡?!?/p>
李世民道:“朕明白了,你此前進言開設皇商,鼓勵對外貿易發(fā)展,在民間解除對商貿交易的種種限制。
你還說過,招募士兵,發(fā)放俸祿,訓練新軍,眼下看來,你是預想到了府兵未來的困境,想要逐步廢掉府兵。”
李承乾點點頭,“周朝奉行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不承認承認土地私有,可隨著社會發(fā)展周朝的國力不足以維持土地國有。
秦朝商鞅變法,承認了土地私有,就是順應社會發(fā)展的一種趨勢,后來秦統(tǒng)一天下,后世王朝的政治制度以他為模板,完全可以說,朝廷統(tǒng)治的根基,就是承認土地私有。”
“朕明白你的意思,大唐的國力,不允許大唐不承認土地私有。承認了土地私有,那么土地的買賣兼并,就合理且合法,哪怕傷到了朝廷的利益,朝廷也只能打掉牙往肚子里咽?!?/p>
李承乾笑道:“眼下情況還沒那么壞,父親可以下詔向寺院收取稅收。
寺院名下的土地不能避稅,世家大族也就不會把土地掛在寺院名下。
再有,出家的人也必須進行限制。那些罪犯滔天的窮兇極惡之徒,不能憑借佛道寺院一張度牒就可以逍遙法外。
父親,這些人入了釋門、道門,只為避禍,從未脫離世俗,他們的存在,始終威脅著朝廷的治理?!?/p>
李世民準了,又道:“商貿發(fā)展,有了新的稅收來源,能夠降低朝廷對土地的依賴。招募的兵士拿著朝廷的俸祿,吃誰家的飯留要對誰家負責,當真是反制世家大族的一把利器。承乾,你真的太聰明了!”
李承乾扶額,苦笑一聲,“父親這個夸獎,臣實在受之有愧。每一代王朝都在總結前朝的疏漏,防微杜漸,以其王朝久遠。臣之所言,不過是總結前人的經(jīng)驗?!?/p>
李世民哈哈一笑,“承乾,你總結的是后人的經(jīng)驗?!?/p>
聞言,李承乾亦是一笑。
“是了,臣即是后人的祖宗,也是祖宗的后人,算下來,臣也算是活祖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