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我已經(jīng)殺了侯笛,我……”“
侯笛今日是在為自己贖罪,死在你的手中,也是他自己的選擇,也是他的命?!币紫壬驍嗔藯顗鄣脑?,道:“但你要記住,復(fù)仇,并不是為了泄憤,是為了心中的道義,不應(yīng)該被仇恨所驅(qū)使。”
楊壽聞言,沉默了許久,隨后深深地鞠了一躬,道:“多謝易先生教誨,我明白了?!?/p>
“嗯,書院內(nèi)已經(jīng)擬好了關(guān)于你歸家的批文,若是復(fù)仇結(jié)束后,你還想回書院,我們歡迎。”
易先生微微嘆了口氣,隨后便再次回到了觀賽席上。
楊壽望著易先生的方向,深深地鞠了一躬,隨后將侯笛的尸體抱了起來,朝著演武臺外走去。
“少年但飲莫相問,此中報仇易報恩。唉,時也,命也?!?/p>
詞宋同樣感嘆一聲,兩個至交好友如今因天下大勢而反目成仇,最終一人身死,一人背負著復(fù)仇的重擔(dān),這樣的結(jié)局,實在是令人唏噓不已。
而他也同樣對侯笛舍生取義的行為感到由衷的敬佩,若是換做自己,捫心自問,詞宋是做不到侯笛這般坦然赴死,正相反,他會為了自己的家人而選擇殺了楊壽。
演武臺上,眾人望著楊壽遠去的背影,皆是陷入了沉默之中,原本楊壽的為親人復(fù)仇的孝行是應(yīng)當(dāng)被所有人稱贊,但楊壽的仇人恰恰是自己的至交,是摯友,亦是兄弟,當(dāng)兄弟之義與父母之仇交織在一起時,他們又該該如何選擇呢?
“咳咳,大比繼續(xù),可還有上場解決恩怨的學(xué)子?”
詞宋的聲音再次傳到了在場眾人的耳中,隨著詞宋的聲音落下,演武臺下依舊是鴉雀無聲,那些原本準(zhǔn)備在演武臺上解決恩怨的學(xué)子,此刻卻是選擇放棄。
今日楊壽與侯笛之事,給了在場學(xué)子們深深地震撼,他們雖然是顏圣書院的弟子,但絕大部分時間都是留在書院中,
對于世俗界中的恩怨情仇,他們了解得并不多,但今日之事,卻讓他們對世俗中的恩怨情仇有了更深的了解。很多事情,往往并不是簡單的黑白分明,而是充滿了復(fù)雜和糾葛,有時候,甚至需要舍棄一些東西,才能維護心中的道義。
與之相比,他們同窗之間的矛盾根本不值一提,他們之間只需坦誠相對,矛盾必然可以解決,又何必非要上臺用武力的方式分個勝負呢?
又過了大概一炷香的時間,詞宋見無人上臺,便轉(zhuǎn)頭看向了易先生,
易先生見狀,點了點頭,隨后站起身來,對眾人道:“今日大比就此結(jié)束,希望今日大比之后,諸位學(xué)子之間仍能保持同窗情誼,共學(xué)共進,不要因些許小事而心生嫌隙?!?/p>
易先生一番話落下,眾人皆是齊聲應(yīng)是。
“好了,都散了吧?!?/p>
隨著易先生一聲令下,眾人便紛紛起身,朝著易先生行禮,隨后朝著書院外走去。
“詞宋,今日麻煩你了,我下午還有課,就不陪你閑聊了。”易先生緩緩走到詞宋身邊說道。
詞宋聞言,笑著搖了搖頭,道:“易先生,您太客氣了,今日之事,本來就是我應(yīng)該做的,何來麻煩一說?!币紫壬勓?,也是點了點頭,隨后便轉(zhuǎn)身朝著書院內(nèi)走去。
而莊蝶夢卻仍然坐在觀賽席上,時而皺眉,時而拍頭,像是在思考些什么。
“小妮子,想什么呢,怎么還不走?”詞宋走到莊蝶夢身邊詢問道。
莊蝶夢聞言,抬起頭看了詞宋一眼,道:“我在想一會兒吃什么。”
“?。俊?/p>
好家伙,詞宋直接被莊蝶夢的回答給說懵了,他本以為莊蝶夢是在思考楊壽與侯笛之間的事情,無法分清孝與義之間的聯(lián)系才一副愁眉苦臉的模樣,可弄了半天,她實在思考要吃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