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番言語,是陳修一早就計劃好的。
他的目的,就是要拿到兵權(quán)。
現(xiàn)在陳乾死了,帝京城中已經(jīng)變成了陳遙一家獨大。
夏皇必然會在帝京城中搞出動作來若陳修繼續(xù)留在這里,必然會受到影響。
不如避之。
去哪里?
邊境就是一個最好的選擇。
去邊關(guān)搞軍權(quán),這就是他現(xiàn)在的出路。
而且陳乾之死,夏皇絕對不會那么輕易就放過。
但是陳修要是跑路了,那夏皇就算把帝京城翻過來,他也查不出什么來。
而這個想法,其實就是陳修一早計劃好的。
從他謀劃刺殺陳乾開始,他就已經(jīng)做好了自己的這條后路。
而陳修若是去邊境,他需要一個理由。
所以這也是陳修當初回答了呼衍月珠三道題,爭取到和親機會的根本原因。
只有他和和親的皇子,呼衍月珠做出的那些事情,他要擔(dān)起來。
而且陳修在帝京城中把自己的名聲搞臭,其實也是為了這步棋做鋪墊。
在層層的布局之下,陳修在自己身上安下了三罪。
那么負荊請罪,去邊境,是一個最好的借口。
所以,這一切根本就不是陳修的臨時起意。
從一開始,陳修就給自己布好了這條退路。
現(xiàn)在天啟殿上,大臣們不由得陷入沉思之中。
陳修去邊境?
在他們看來,這是一招沒有的棋。
因為若是沒有戰(zhàn)事,你去邊境搞搞軍權(quán),或許還可以理解。
但是現(xiàn)在是真的要打仗啊。
你干的可是北漠。
你要是打輸了,別說什么兵權(quán)了,戰(zhàn)敗的鍋都是你的。
更何況,陳修自言說自己是負荊請罪去往邊境。
那么不就壓力更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