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灘風云
佯裝信徒,力保茅廬
洋涇浜北岸,傳教士本杰明·合信身著長款教士袍,正在踩著泥濘,跟在英國領(lǐng)事巴富爾的身后。
他對清國并不陌生,幾年前便在廣州建立了自己的醫(yī)院,還獲得了當?shù)厝说暮酶小?/p>
他們的前方是十幾個上海縣衙的差役。這些人拿著水火棍,拎著鐵鏈。
為首的一人名叫劉威,受上海縣令吳云指派,配合洋大人完成租界的清場工作。
巴富爾原本是東印度公司的外科醫(yī)生,后來轉(zhuǎn)行做了外交官,他與合信之間倒是有不少共同語言,是朋友關(guān)系。
不過此時他們卻在爭吵。
“合信,等下你看到這些清國人的野蠻愚昧,就知道他們根本不配接受主的青睞?!?/p>
合信搖了搖頭:“巴富爾,主的愛無處不在,你也是醫(yī)生出身,為何沒有憐憫之心呢?聽說你們昨天還打死了人。唉……又為我的傳教事業(yè)增加了難度。”
“又不是我們打死的,是前面那些家伙。他們清國人打死自己人,跟咱們可沒關(guān)系。要不是我的話,那三個清國小孩昨天就被趕走了。所以我跟你說,這些人根本不配享受主的榮光?!?/p>
巴富爾對清國人沒有一點好感,認為這些人欺軟怕硬,只有用火槍和大炮才能讓他們乖乖合作。
而合信卻認為清國人是懂感恩的,你對他們一點點好,便能夠得到數(shù)倍的回報。
兩人在一起用英語交流,絲毫不用在意劉威他們。
那個跟著他們的粵人通譯倒是能聽懂,但是他的清國話似乎也無法跟這些當?shù)匮靡塾行贤ā?/p>
清國真是太大了,他們的方言聽起來像是不同的語言。
隊伍很快來到了前一天的茅草屋前。
巴富爾抬手,示意身后四個帶著頭巾的錫克兵戒備。
劉威則招呼手下快手上前叫門。
他的心中暗自腹誹:洋鬼子就是矯情,做了婊子,還要立牌坊。不過三個小崽子,昨天他就能解決。
這陳家是外來戶,在此地無親無故,隨便拿捏,不會有任何后續(xù)麻煩。
不過陪洋人做事,有一點好,那就是拆遷過程中撈的好處都可以留下。
昨天那個啞婆娘轉(zhuǎn)手就賣了五兩銀子,嘖嘖,真不錯。
今天將這三個小崽子抓走,至少也能賣上十幾兩。
“人呢,滾出來,期限到了?!眲⑼_著茅草屋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