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雖然已經(jīng)逐漸有了個薩克森帝國少尉的樣子,但他完全沒有為這個陌生的國家獻上生命的想法。
要不是知道作為逃兵不僅可恥而且后果很嚴重的話,莫林早就想辦法溜了。
雖然說作為第一攻擊梯隊的預備隊,也不是絕對安全,但至少不用在第一時間就沖上去,用血肉之軀去試探敵人的火力配置。
“多活一會是一會,多活一會是一會”
莫林在心里默念,同時思考著接下來的打算。
然而,當他的目光重新落到那張攤開的作戰(zhàn)地圖上時,這具身體里更多屬于軍校的記憶被喚醒。
越來越多關于薩克森帝國陸軍或者說關于這個世界陸軍作戰(zhàn)的知識,也浮現(xiàn)在他的腦海中。
并讓莫林意識到大事不妙。
從地圖上看,代表1連和2連的攻擊箭頭,其攻擊正面非常狹窄。
1連3個步兵排展開為前后三條150米寬散兵線,士兵間距1-2米緩慢推進,并在進攻中以步槍齊射壓制敵前沿。
而在1連后方大概100米的位置,是以密集連縱隊跟隨,只待1連散兵線打開缺口后發(fā)起刺刀沖鋒的2連
沒有迂回,沒有穿插,更沒有后世那種以班組為單位,交替掩護、分散滲透的戰(zhàn)術規(guī)劃。
一些不妙的回憶開始在他腦海中閃過。
他想起這具身體原主在軍校里學到的那些,由教官們在課堂上唾沫橫飛講述并引以為傲的戰(zhàn)術理論。
“薩克森沖擊戰(zhàn)術”、“散兵線的勇氣”、“團級攻擊集群的毀滅性力量”
一幕幕教學場景在腦中飛速掠過。
他想起了那位頭發(fā)花白的戰(zhàn)術教官,是如何用一種近乎狂熱的語調,贊美著士兵們排成散兵線,如同灰色的潮水一般,踏著鼓點、迎著炮火,堅定不移地走向敵人陣地的‘壯美景象’。
那時候這具身體的原主,和其他所有同學一樣聽得熱血沸騰,覺得這才是薩克森軍人榮耀的極致體現(xiàn)。
可現(xiàn)在,擁有一個21世紀軍校生靈魂的莫林,只覺得整個人都不好了。
這個世界的地面戰(zhàn)爭,哪怕有著‘魔導技術’、‘裝甲騎士’這種非凡力量的存在,在常規(guī)步兵戰(zhàn)術的演化上,依舊還處于莫林記憶中一戰(zhàn)前期歐洲各國軍隊的水平。
他們依舊迷信著士兵的勇氣和紀律,迷信著密集隊形所帶來的沖擊力。
完了。
自己這是趕上密集隊形沖鋒的絕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