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場九天,感覺命都要考沒了,四人互相看了看,只覺得對方都瘦了一圈,考完了也就不必開著上等房了,葉信芳和劉俊彥換到中等房住,另外兩個少爺依然住著上等房享受。
下等房是大通鋪,葉信芳不想這么委屈自己。
考生們解放了,考官卻要進入沒日沒夜的閱卷之中,一位主考官,一位副考官,七位同考官。考官是如何安排的呢,也是考出來的。主考官雖然是由皇帝指派,但卻是通過考試從眾多翰林中選拔出來的,副考官亦是如此,而同考官級別較低,是從推官知縣及文學教官通過考試選拔,跟現(xiàn)代公務員考試的面試一樣,為了避免暗箱操作,考官都是由非考試省任職及非考試省戶籍的官員擔任。
在整個閱卷過程中,考官之間有明確的分工,同考官作為級別最低的考官,負責主要的閱卷工作,他們決定考生的去留,而這些留下來的考卷中,名次的評定就要依賴主副考官的決斷。
同考官在五千份試卷中篩選出優(yōu)秀的答卷送交主考官,缺考人員的卷子甚至都到不了同考官的手中,那些明顯不合格的答卷直接排除,每一份卷子七位同考官都要看一遍,看完之后用朱筆在答卷上勾畫意見,若是大家全都同意,直接送交主副考官審閱,若是有四人以上不同意,那就進入放棄的一堆中,若是一到三位考官不同意,則放入待定的分類中,這兩種答卷都被稱為“落卷”,但是后一種還是有翻身的可能,若是優(yōu)秀答卷的數(shù)量不足上榜人數(shù),則會在待定的落卷中進行補錄,這種情況被稱為“搜遺”。
當然,進入落卷翻身的機會是很小的。
整個考試以第一場的八股文為主,在無法決斷的時候,結合第二三場的情況,商榷之后決定去留,而如果第一場就驚才絕艷,那么考中的可能性就很大了。
經(jīng)過數(shù)天的緊張閱卷之后,此時的工作已經(jīng)進入了尾聲,閱卷室中,幾位考官正在激勵的討論著。
副考官滿臉漲得通紅,梗著脖子道:“此子年歲太幼,若是貿然評定為解元,恐怕會引起他人不滿,并且少年得志,恐會自滿,自傷其才。”
考試結果已經(jīng)出來了,在排榜的時候出現(xiàn)了問題,本來都已經(jīng)確定了,在拆封之后,一位考官好奇之下,發(fā)現(xiàn)今科解元竟然是一個不足十歲的小少年。
鄉(xiāng)試第一名成為解元。
“技不如人,有什么臉敢不滿的?!币晃煌脊俨辉谝獾恼f道。
“張大人此言差矣,豈不知昔日傷仲永之舊事,他人不滿是小事,其才學,吾甚愛之,不忍見因年少得意,磋磨其志?!备笨脊亳R清如此說道。
“馬大人,什么時候這科舉考試,變成了不按照學識高低排名次,而是按照年齡了,要這么說,直接選個年紀最大的當案首不就行了?”張同考譏諷道。
馬清搖了搖頭,道:“此子如此才學,大可等到下科,若那時吾還是考官,則必點為解元。”
“您說得倒是輕巧,將來的事情誰又說得準呢,您在知道他的年紀之后,不僅不想剝奪他本該有的解元之位,還想讓他落第,未免過于不公了吧?”張同考只覺得氣得想冒煙。
“人如玉石,亦需打磨,此子才學出眾,必非池中之物,何必計較中舉之一時早晚?”馬清一臉我為他好的模樣。
張同考卻不認同他的觀點,雖然副考官級別高于他,但也絲毫不懼,“圣人還言,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今科中舉,三年后參加會試,正是一舉成名天下知的時候?!?/p>
“十六歲參加會試也不遲?!瘪R清說道。
“時機不等人,誰又知道那時的情形,況且科舉考試,憑的就是真才實學,哪有欺負人家年紀小,故意壓上一壓的?你這不是本末倒置了嗎?”
“文無第一,此子行文之間還是過于鋒芒畢露了,還是要壓一壓為好?!瘪R清辯解道。
“你這人,剛才還承認人家是仲永之才,現(xiàn)在就開始挑刺了,秦大人,還請您做下決斷。”張同考不想跟馬清再吵,轉而恭敬問詢主考官秦中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