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前“每個移民一兩銀子”的承諾就已經(jīng)讓場中人聲鼎沸,不止是這點小錢,更是從中看出了吳家大力發(fā)展北大年的決心。以吳家這個魄力,日后北大年地區(qū)的發(fā)展想來是不會差的,他們這時不禁又想起了先前的種植園生意。
只要有足夠多的華人潛力,吳家在這的根基就會更加穩(wěn)妥,那他們?nèi)绻嬖诖说赝度脬y子開墾種植園的話,未來生意也會更加安穩(wěn)。
就在這氣氛愈演愈烈之時,吳志杰的聲音再次響起,
“諸位叔伯稍安勿躁,如此利益當前,志杰知道諸位心切。然則——”他話鋒一轉(zhuǎn),目光掃過場中有些激動的商人,“移民想要渡海來此南洋,船費花銷可不低吧,動輒就要傾家蕩產(chǎn)。然而在閩粵家鄉(xiāng)之地,還有許多同鄉(xiāng)家徒四壁,連船資飯錢都難以拿出。而諸位以往也常常遇到賒欠船費或是立下借據(jù)之事吧?!?/p>
這話倒是給眾人潑了一盆冷水,讓幾個正在心中計算著人頭利潤的商人為之一滯。場中人雖不知為何吳志杰提及此事,但還是有頗有眼力之人出聲回應道:
“大少爺說的是,跑船這些年,十個有六七個是賒賬,到了南洋做工再還。有些賴帳的,或是路上死了殘了的,這錢就打了水漂,其中風險著實不小。”
這時也有其他人出聲應和道:“是啊,而且都是鄉(xiāng)里鄉(xiāng)親,有時也不好逼得太緊。就算活著到這,順利給他們安排上活計的,往往也都得數(shù)年才能還上銀子?!?/p>
場上這些商人,雖大多不是直接負責行船的,但也明白這其中的關節(jié)。這時候的移民,往往都是同鄉(xiāng)相熟之人介紹,來往南洋的,往往也是沾親帶故,也不好對這些人逼迫太甚。
眾人再次看向吳志杰,帶著些許期待,他們知道,這位年輕的吳家大少爺既然提出了這個問題,必定還有后手。
吳志杰微微一笑,朗聲道:“這其中的風險,我吳家也知道。但移民大業(yè),又怎能因此受阻?凡經(jīng)諸位運送,且由我吳家接受點驗的移民,其在登船前所立下的借據(jù),并且有明確文書為憑者,其債務可由我吳家一力擔保?!?/p>
“擔保?”眾人很快就反應了過來。
這種事在南洋并不稀奇,有些礦上缺乏工人,或者是種植園里缺乏熟手,往往產(chǎn)業(yè)的主人會聯(lián)系一些船主,讓他們從大陸運一些華人前來工作,到時候由這些礦主或者種植園主負責這些工人的船費,日后再從這些華人的工資里面進行扣除。因此,場中不少人對這種模式還是挺熟悉的。
“不錯!”吳志杰繼續(xù)說道,“移民抵達,經(jīng)我吳家點驗接收后,其債務關系可直接轉(zhuǎn)入我吳家名下!諸位只需將移民親筆所立、載明債務數(shù)額及緣由的借據(jù)副本,連同移民本人一并移交我吳家,即可當場領取足額‘人頭銀’一兩!至于移民所欠諸位的債務可由我吳家負責追索,并且,要是在一年內(nèi)移民并未出什么岔子,到時候諸位可直接來找我吳家結算債務?!?/p>
“轟——!”
場中陷入了比剛剛更激烈的議論。吳志杰此舉可以說掃清了他們最大的后顧之憂。
有吳家出面替他們追債,這意味著什么?許多連船費都出不起的人也可以有機會下南洋了,只要立下借據(jù),到了地方交給吳家,他們直接就可以先得每人一兩的補貼,等一年后再找吳家結算這些人的船費。當然,他們大部分人并不會這么做,怎么著也得先收一部分船費才肯讓人上船,以降低風險。
到時候,吳家獲得了移民,這些船商獲得了利潤,移民們則有了活路,到時候無論是給吳家種田還是挖礦,反正總能找到辦法實現(xiàn)他們的價值,這可是一舉三得的好事啊。
“大少爺!”陳萬利第一個反應過來,聲音有些熱切“此話當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