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志杰描繪出的“授田安家”、“安穩(wěn)富足”的景象,對于他們許多礦工及其家屬來說,簡直是夢寐以求的。
他愣了片刻才回過神來,鄭重抱拳道:“大少爺仁義,茂才定會將此天大的好消息帶回礦上,一字不漏地告知叔公頭和所有兄弟,相信不久便有同鄉(xiāng)心動,前來投奔!”
就連沒太聽懂的張阿財,此時也露出憨厚的笑容,連連點頭:“好!好!種地好?。 ?/p>
看著三人激動又有些鄭重的反應(yīng),吳志杰心中也是一喜。
他對客家人沒什么偏見,或者說對南洋地區(qū)的任何華人都沒什么偏見,南洋很大,足以容納各地區(qū)的人在此安居樂業(yè)。
如果能爭取到客家這一重要而堅韌的群體,不僅可以充實北大年的人口,也會使吳家在南洋的統(tǒng)治基礎(chǔ)越來越牢固。
“好!那就有勞三位了!”吳志杰拱手送別。
目送著心思激蕩的三人離去,吳志杰獨自站在殿中,臉上露出了淡淡的笑意。
無論是砂金還是這些客家移民,都算得上是不錯的收獲。
不過他并沒有沉浸在這收獲的喜悅之中,而是接著先前的工作,朝城外走去,城郊的收割還在繼續(xù),水利的勘探也未結(jié)束,他要做的工作還有很多。
……
而在吳志杰沉迷于北大年的復(fù)興大業(yè),兢兢業(yè)業(yè)奮斗時,北大年所發(fā)生的一系列變故的余波,也終于朝外擴散,順著商人的船只,在南洋其他地區(qū)流傳開來。
暹羅,曼谷。
這個原本只是湄南河下游的一個小型河濱聚落的地方,在三年前,拉瑪一世上位后,成為了暹羅卻里克王朝的首都。不過,雖經(jīng)歷了三年全速的發(fā)展,但此時看上去仍然只是個小城市,遠比不上暹羅歷史上的其他幾座大都城。
如今,暹羅仍被緬甸入侵所帶來的戰(zhàn)爭陰影所籠罩,但此時的曼谷并未受到多大影響。
河岸兩畔,成片的竹樓里,已經(jīng)冒出縷縷炊煙,正從屋頂升起;湄南河上,長尾船載著大米、柚木穿梭;三聘街上,顯眼的店鋪中,華人商販清點著從廣府運來的絲綢;荷蘭商站的旗幟也在碼頭的一角輕輕飄揚;遠處的僧侶們則赤足走在石板路上,接受沿途信眾的布施。
一切都是那么的安寧祥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