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吳天佑和吳文輝心中似乎有了答案,只是臉色卻有些復(fù)雜。
吳志杰深吸口氣,眼中卻閃爍著洞悉時局的光芒:“交給曼谷,通鑾這時候正需要他。”
此話一出,場中再次陷入一片死寂,甚至比先前還要更甚。
交給暹羅王拉瑪一世,在此時確實是個不錯的選擇。一來以暹羅的實力,就算直接砍了馬哈茂德二世祭旗,南面那些天方教國家這時也不會想著該怎么報復(fù),而是應(yīng)該擔(dān)心如何不被暹羅吞并。
此時的暹羅雖屢遭戰(zhàn)亂,卻依舊有著橫掃整個馬來半島的實力,通鑾完全不需要擔(dān)心這些天方教徒的不滿。
而且,這時暹羅還正和緬甸打的火熱,從場面上來看局勢也并不樂觀。在吳志杰的記憶中,今年的這場戰(zhàn)事雙方將會一直奮戰(zhàn)到年底十二月,那時候正是雨季峰值,緬甸將無法再維持自身的物資運轉(zhuǎn),到時候自然會退兵。
也就是說,暹羅至少還要再挨七個月的打,才能獲得這場戰(zhàn)爭的勝利,或許也不能算是勝利。
如果這時,吳家將北大年蘇丹送到曼谷,交到通鑾手上,光是暹羅士兵的士氣就能振奮不少,更別說巨大的威望了。
北大年蘇丹國可是叛亂已久,只是暹羅一直沒有騰出手來教訓(xùn)他,眼下竟然在通鑾的統(tǒng)治下,由暹羅境內(nèi)南邊的宋卡城吳家將他消滅。還生擒了他的蘇丹,這可是先王鄭信都沒有做到的事啊,這將對整個暹羅都是巨大的振奮。
到時候,通鑾絕對會給予吳家豐厚的回報,別的不說,光是爵位就絕對能提到最高的那一檔,或許被直接封為昭披耶(公爵)也說不定。
無論如何,將北大年蘇丹交上去都能得到最大的收獲,只是在場眾人還是有些難過心中那關(guān)。
通鑾,兩年前政變的最大受益者,很難說鄭信的死和他無關(guān),而在吳家眾人心中,他更是最大可能的兇手。
而鄭信,這個名字對于所有的潮州人,包括一直跟著潮州人混的吳家這些漳州人來說,都是一個常人難以想象的存在。
吳家如今的這一切可以說都源于鄭王,從最開始宋卡的統(tǒng)治法理,到后續(xù)的爵位上升,以及最終宋卡從原本的化外之地,最終升格為府成功納入暹羅的統(tǒng)治之下,吳家也因此正式成為暹羅的統(tǒng)治階級,都離不開鄭信的幫助。
吳志杰的祖父吳讓更是后來成為鄭信多年的好友,他對吳家眾人的影響也很難移除。這也導(dǎo)致如今宋卡與暹羅之間的關(guān)系一直若即若離,屬于一個半獨立的政權(quán),這也是如今在場眾人不愿向通鑾低頭的原因。
“爹,四叔!”吳志杰平靜,話語卻是前所未有的冰冷,“鄭王已經(jīng)死了兩年多了,通鑾的上位也早已不可更改,我們吳家也該認清事實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