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候估計也談不上什么建筑風(fēng)格和設(shè)計了——能住就完了。
遠(yuǎn)遠(yuǎn)望去,君子山唯一能讓人稍微眼前一亮的大概便是那山頂之上唯一的建筑。
那是君子山中唯一不是白色的建筑。
山頂建筑占地最大,是一座黃色琉璃瓦的四方大殿,中央空地是一本由巨大白玉雕刻而成的竹簡書籍。
崔浩看著三師姐望去的方向,也推開門簾看去,隨后開口道:
“那是君子山的亞圣堂,傳聞之中里面放著便是亞圣的文寶遺物還有親筆書簡?!?/p>
陳白青放下簾,語氣平靜道:“死了的,便算不了數(shù)?!?/p>
崔浩聽聞目光轉(zhuǎn)而看向自家三師姐,只見陳白青神情平靜,仿佛說了一句極為平常的話。
不過這話……
在崔浩耳里多多少少聽出了些許猖狂的話。
崔浩對于儒家的感觀其實也就一般,但是這句話,他再猖狂也不會說出。
亞圣對于人來說,不僅僅只是寫了一部傳世經(jīng)典,讓人覺得厲害。
亞圣做的是將文和理向前推了極,亞圣是活不了千百年。
但亞圣的思想?yún)s可以流傳千百年,可以影響無數(shù)人,影響無數(shù)朝代。
那些思想也是可以實實在在改變百姓生活。
崔浩也曾讀過那些亞圣所著的書籍,他也曾欽佩與在一片黑暗朝代之中的亞圣,獨自化作那一點閃耀火光。
隨后奮盡一切點亮莽荒時代,將理歸眾于人。
不是有這些思想的人可以成為亞圣,而是唯有成功的人,才成為了亞圣。
自古以來,有無數(shù)人死在了成為亞圣的路上。
亞圣雖然說的話在如今看來不一定全對,但卻也并非能像三師姐口中那般輕浮。
崔浩沒有接這話,三師姐年齡小,也從未讀過儒,更是修士。
所謂亞圣,在三師姐眼中不過是走的小道的百年黃土罷了。
亞圣影響不了修士。
林洛雨神情也有些微妙,不過眼神之中更多的是擔(dān)憂。
君子山中,自是有人發(fā)現(xiàn)了從遠(yuǎn)處奔騰而來的異獸車架,也看清了那車架上那飄舞的天衍宗旗幟。
在君子山臨近中州,更會明白如今唯一堂皇大道——仙道的壓迫感。
尤其對于中州十八仙門,那尊敬感可不比尊敬亞圣低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