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廚房,母親李素芳正在灶坑添置柴火。
自家兒子走進廚房,感覺有些不可思議。
“宇軒,你快多睡會兒,起這么早干嘛。”
“昨天睡得早些,躺在炕上沒啥事,起來干些雜活?!?/p>
管宇軒來到水缸旁,拿起水桶,向著門外走去。
一看自已的寶貝兒子要干粗活,李素芳制止。
“這些活讓你二哥來就行了,你趕緊回屋睡覺,大早上的別瞎胡鬧?!?/p>
“沒事,媽。誰來干都一樣?!?/p>
管宇軒拿起扁擔挑起兩個水桶就往村口處走去。
剛剛走到院門口碰到自已二哥管宇霆。
“你小子今兒太陽打西邊出來了?”
“這不是晚上得早,看廚房水缸沒水了出來挑些水?!?/p>
管宇霆伸手拿過兩個空水桶。
“媽打小就疼你,這種活還是我來吧?!?/p>
畢竟都是親兄弟,打折骨頭連著筋,前世自已落魄的時侯也是自已的二哥背著嫂子接濟自已,雖說錢不多,可都是他自已一點一點攢出來。
管宇軒笑著側(cè)身躲開。
“今天就讓我來吧,二哥,你去廚房幫娘打打下手。”
見弟弟拒絕,管宇霆也沒再堅持。
“李家屯”是這所村子的名字,至于為什么叫這個名字管宇軒也不清楚,樺南市附近的村子都是以姓氏命名。
小的時侯聽父親管金祥提起過,自已祖上是大戶人家,經(jīng)過時間洗禮,盡管生活條件落魄了許多,也是比正常人家富裕不少。
想想自已以前不務正業(yè),就光喝酒吃飯的錢,一年下來買一輛上好的鳳凰牌自行車那是綽綽有余。
現(xiàn)在八零年代可謂處處都是黃金,只要人勤快,不說發(fā)家致富,在未來實現(xiàn)小康生活那時綽綽有余,而且這個年代的人性子大多質(zhì)樸。
走在村口狹窄的街道上,路邊翠綠的野草隨風擺動,葉片上一滴露珠無聲落下。
這種鄉(xiāng)村生活正是管宇軒臨終時所期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