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楠知在平臺上的個人主頁里,有自己的漫畫專欄計劃。
「三部曲《我一直在過星期天》、《廢墟的矛》、以及即將開始連載的《結(jié)束現(xiàn)場直播》。
」誰都不知道,她一開始的目標就是畫完這三部作品,就停止更新漫畫,退圈。
《廢墟的矛》是對她而言最重要的一部作品,三部作品分別代表了她的少女時代跟大學(xué)時期,以及她現(xiàn)在的平穩(wěn)的生活。
后續(xù)cj翻拍《我一直在過星期天》的時候,她不打算插手任何事宜。
只有這本《廢墟的矛》她打算全程跟到尾。
兩眼一睜已經(jīng)是下午四點,她昨天看物料到天亮,早上才給導(dǎo)演發(fā)去信息。
「樸振榮,樸炯值跟崔宇值,導(dǎo)演覺得誰更適合呢?其實樸振榮的長相跟性格,挺吻合男二秀赫的。
」「那就讓他來試試鏡,或者三個人都邀請一下。
」黃棟赫在圈子里混了那么久,在魷魚游戲大爆前他就是有名的實力派,更別說魷魚游戲火遍全球后,他的邀約一般是不會有演員拒絕的。
cj請他來拍的時候,他對這種漫畫改編的作品不是很感興趣。
聽說是未來科技流的時候,他幾乎是婉拒了。
這樣的設(shè)定投資是巨大的,特效如果做得不好,劇情不流暢,沒有強大的邏輯支撐的話,必然撲街。
是后來cj三顧茅廬,他看完本子后才決定翻拍的,的確是很有大局觀的一部作品,反諷意味強烈,還有過分完美的畫技。
漫畫是抽象派,人物跟場景的變化是不會過分糾結(jié)于細節(jié)的。
但是《廢墟的矛》是畫場景能精確到分鏡頭,哪怕只是一艘船,都能看見上面因為航行而沉淀下來的痕跡。
通俗點說就是,主人物的頭發(fā)絲都能畫出來。
作者美術(shù)功底太強了,這樣的作品絕對是有手稿進行反復(fù)敲定才能出來的。
世界觀宏偉的不是漫畫能見到的,繪畫技巧更不是一個普通漫畫家能表現(xiàn)的,對原作作者充滿了濃烈的興趣,也是讓他接下這份工作的原因之一。
直到他的助手有一次把宋楠知出席活動的照片拿給他看,他才知道,也才反應(yīng)過來。
能畫出這種作品的人,怎么可能是無名之輩。
一個側(cè)臉足以他認出來。
其實他見過宋楠知,三年前在自己好友的葬禮上。
這個女孩子一直跟好友的妻子共同接待客人,是友人在世的時候愛徒。
20歲出頭,有作品有實績有獎項,友人還跟他開玩笑的說過,就算宋楠知不畫畫,去跟他演戲,隨便在他的作品中露個臉,也能吸引大把粉絲。
葬禮的時候,宋楠知一股與世隔絕的氣質(zhì),給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這個女孩身上天生就有搞藝術(shù)的氣息。
方方面面都是。
他從未跟宋楠知說過,孔孝南是他的大學(xué)同期更是他的好朋友。
首爾大藝術(shù)學(xué)院副院長,他們國家水彩第一人,唯一一個入圍了巴黎馬塞爾杜尚獎的韓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