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記不清了,得有一陣兒了吧,興許,八成,保不齊,似乎是在上旬。欸……你別走啊,老岳,你干什么去?!?/p>
岳朝急匆匆轉(zhuǎn)身就走,心道,此事空穴來風,必定有因,但不知江娘子知不知情,還得自家去稟報稟報。
原來這逐日問花尋柳的浪蕩子弟,竟卻是妙音娘子埋下的暗子,這便按下不提,單表鐘素素這一路奔騰已極,往東徑出城門數(shù)十里路,來到一處澗邊,底下湛湛清波洶涌,周遭水汽澎湃,花草繁茂,澗上峭壁石間,長著數(shù)株斜生得柳木,柳枝搖搖。
柳枝之下,叢生風草,這是一種入藥之材,向來難得,想不到此地竟有這許多,也是因為峭壁難登,否則早也被人采摘干凈。
她來在峭壁近前,那水浪滾滾如激,打在石壁之上,日積月累,竟把一處石壁打的潔白如玉,就在那如玉之地,鐘素素雙手輕輕巧巧地扭了幾扭,敲了幾下,但不知怎么一番折騰,石壁倏忽裂開一道僅供單人通行的道路。
這一道機關(guān)雖非巧奪天工,也可稱得上是繁復精巧。
鐘素素將身一晃,閃進通道之中,順著狹窄盤繞的通道走了約有盞茶功夫,只見前方大亮,一片明白,她才踩幾步,便已出了那挨逼仄小的通道,來到一個山明水秀,清亮寬闊的所在。
似這等依山而建的據(jù)點,在江湖中也不多見,譬如此處水澗,外人稱之為鷹愁澗,這名號得于一位詩人,那是個屢試不中的舉子,也并不是文學不夠,只是差些緣分,考科時撞見了求務(wù)求實的翰林主考,那時節(jié)他好寫些風雅詩篇,文辭浮麗,雖則如此,其實談?wù)撘膊徊畹模吒叩娜≈胁蝗A,又把他發(fā)落下來。
他科舉下第,郁郁懷恨,走到雍州地界,看到此處風景,正在凝神之際,那一處鷂鷹打澗上飛過,不知何故低了一低眼,望中澗內(nèi)自家倒影,登時半空中旋了一轉(zhuǎn)兒,往下俯沖進水,就此喪身。
詩人見此情狀,詩興大發(fā),作了一首《賦鷹愁澗懷古》,詩篇傳出,此地也就稱為鷹愁澗了。
鷹愁澗在雍州也算是一處風景名勝,游人甚多,其后不知何時傳出風聲,稱說此地死了一位三朝歸寧的新婦,鬼魂難以安息,日夜在此作祟。
人們原也不信,還是照舊前來踏青吟詩,尤其那處峭壁,不少文人墨客在此留下詩篇,或也有大戶人家的婦子大人,前來賞玩光景,且又兼之此地水汽逼人,草木葳蕤,每逢夏季更是避暑勝地。
但后來接二連三的死了不少貪涼玩水的游人,又有人繪聲繪色得描述怪象,添油加醋,慢慢得也就冷清下來。
到得第二年,愈加不復人來,其實鬼怪之說實屬無稽,也有人不大忌諱的,只因人云亦云,那些不信的約人前來賞玩,被約者即就推三阻四,口里只是‘寧可信其有’,‘覺得不大吉利’,‘又不是惟此一處風景’,‘山高水遠懶怠行走’諸如此類的話來搪塞。
不信的人即便不懼鬼神一說,也難免覺得悻悻,再就不來了。
就是偶有綠林好漢經(jīng)過,也是洗把臉就即動身,極少在這等險地宿夜,能將此處地利造成一處洞府,安據(jù)置所,真是再好不過。
鷹愁澗瀑布四時不歇,猶如一條白玉穿壁而過,兩側(cè)峭壁直立,險峻非常,可謂易守難攻,千萬難得的寶地。
喜歡一覽恩仇請大家收藏:(qb)一覽恩仇【全本小說網(wǎng)】更新速度全網(wǎng)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