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才是前來焚香節(jié)看熱鬧的無數(shù)人最想要看到的東西,悟道本身是枯燥乏味的,外人從外面看不出個所以然來,此刻須彌禪院四周仍舊聚集了不下數(shù)千人,長覺寺外更是不知多少,都是想要知道佛門與李子冀之間碰撞的最終結(jié)果。
聽見李子冀的詢問,不怒和尚臉上的慚愧更濃:“小僧不知?!?/p>
焚香節(jié)邀請李子冀雖然是佛門的舉動,但更多的完全是罰惡菩薩一人所為,也就是說,除了諸如靜坐羅漢等幾位五境羅漢之外,就只有罰惡菩薩才知道邀請李子冀最終是為了做什么。
不怒在佛門內(nèi)的地位雖然不低,但顯然還不知道罰惡菩薩的打算。
與不怒之間說了很多話,李子冀還詢問了佛門對十里村龍王像那件事之后的看法,也許是出于這段時間佛門所作所為對李子冀產(chǎn)生的愧疚,不怒略作猶豫后還是透露了一些風(fēng)聲。
這幾個月時間佛門在圣朝建立不少寺廟,就是與龍王像一事有關(guān),希望收集愿力,找到促成龍王像出現(xiàn)的方式。
傍晚,雨已經(jīng)停了,不怒也已離去,二人交談之間不少長覺寺僧人都時不時的往這邊看,只不過無論是李子冀還是不怒對這些目光都視若無睹。
放下手中紙傘,雨后的須彌禪院地面十分shi潤,偶有坑洼處還積著小水坑,倒映天空上剛剛散去烏云后露出的晚霞與佛光。
東方木已經(jīng)重新開始悟道,李子冀知道自己也應(yīng)該開始了。
他對于悟道之事持有觀望態(tài)度,因為李子冀早已經(jīng)十分明確自己所要走的路,并且一直堅定地走在自己所需要的路上。
但要是說一點都不感興趣,那也是不可能的,李子冀也很想借著這次機會驗證一下自己的內(nèi)心。
想要有所感悟,就必須要順著內(nèi)心做出選擇,這是根本欺騙不了自己的事情。
抬頭望著佛燈,目光與心神節(jié)后面還有哦,請,后面更精彩!
明明只是很簡單很短暫的一瞬思考明悟,仿佛只是念頭一轉(zhuǎn),但外面卻已經(jīng)過去了十天時間。
這十二個字散發(fā)的光越來越微弱,那意味著李子冀所領(lǐng)悟的已經(jīng)越來越清晰。
“原來如此,原來這就是非我不可的原因。”
李子冀心中喃喃,也終于想明白了為什么顧春秋會挑選他,為什么圣皇會挑選他。
因為他就是那第一盞燈,因為再也沒有人比他更適合做這第一盞燈,顧春秋不行,因為顧春秋太強,太出色,他走到哪里任何人都會黯淡無光,如果一開始是顧春秋入世,那么不會有崔文若,不會有穆小寧,不會有木南山,不會有陳草,不會有佛子,什么都沒有。
顧春秋是一條最強大最堅韌的線,但他一根線卻織不成一張網(wǎng)。
李子冀不是那根最強最堅韌的線,但他可以將很多線連在一起,織成一張遍布天下,足以將整個世界籠罩其中的網(wǎng)。
他就是那第一盞燈。
“以一燈傳諸燈,終至萬燈皆明?!?/p>
李子冀心神倒退,佛燈化作星光飄向蒼穹,李子冀睜開了眼睛,抬頭看向了高臺。
這就是他要做的事情,這也是他該做的事情,不需要理由,不需要借口,因為就該如此。
高臺上,閉目養(yǎng)神將近一個月的罰惡菩薩也在此刻忽然睜開了眼睛,目光剛好與李子冀對視到一起。
喜歡不從圣請大家收藏:(xiake)不從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