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歷三十四年六月十一。
天晴,風(fēng)和日麗。
距離儒山只剩下數(shù)日路程,李子冀三人走進(jìn)了白玉城,在這里你甚至能夠看得見儒山弟子行走城中。
白玉城本就是距離儒山最近的一座城,可以說這就是屬于儒山的城市,無論是街側(cè)林立的書屋還是街邊掛滿的墨寶全都在述說著這座城里的人對于文學(xué)這種事情是多么的熱愛和向往。
在這座城里,最出名的不是某個人的實力有多強(qiáng),境界有多高,而是他昨日做了一首多么了不起的文章,上月寫了首多么驚天動地的好詩。
這座城充滿了文氣和墨香。
“張兄,你這就想好了,時間可還剩下一個時辰,充裕得很,不仔細(xì)斟酌斟酌?”
“罷了罷了,詠梅非我所長,不若早些寫完,還能去山外山看個熱鬧?!?/p>
題詩樓下,許多俊男才女聚在樓下,抬頭看著題詩樓上今日高高掛起的詠梅二字,全都是來回踱步,皺眉苦思。
詠梅命題,這種題目自古以來不知道被寫過多少次,幾乎已經(jīng)快要到了寫無可寫的地步,想要寫出來不難,但想要寫的精,寫得好,寫完之后能夠被掛上題詩樓名揚(yáng)白玉城,甚至名揚(yáng)儒山,那實在是難如登天。
對于儒修來說,提升修為境界的方式不少,除了吸納靈氣之外,妙手得文章也是一種提升實力的法子。
若是寫出了一篇能夠名傳千古的好文章,不僅能夠淬煉文心,明亮文膽,整個人更有可能融入到文章的意境當(dāng)中,才氣化作靈氣,提升自身實力。
而且儒修戰(zhàn)斗方式本就百變玄妙,一個字,一首詩,一篇文章都能夠用來戰(zhàn)斗,這也是為什么文學(xué)才情驚世之人能夠得到儒山的禮遇尊敬的原因。
當(dāng)初顧春秋就曾說過,李子冀若是去了儒山,一定能倍受尊敬。
李子冀三人來到了題詩樓下,這就好像是金陵城的那條秦淮河,是來了就必定不能錯過的地方。
每當(dāng)有人寫完一首詩都會送到前面,然后由題詩樓的人高聲朗讀出來,寫得好,圍觀的人便搖頭晃腦的沉醉著,然后傳來大聲夸贊,寫的不好就會迎來一陣噓聲,并且由儒山的一位大儒開口指點(diǎn)幾句。
身為白玉城一月一次的題詩樓盛事,有儒山的大儒坐鎮(zhèn)也不足為奇。
“你要不要也上去題一首?”崔玉言聽著四周的話,明白了這題詩樓的來龍去脈,用手肘碰了碰李子冀,饒有興致的提議道。
他雖然沒有見過清風(fēng)雅舍的那些字帖,但對于李子冀的才名也聽過一些,據(jù)說現(xiàn)在長安城的那些讀書人每天喝醉了還在嚷嚷著要去請李子冀指教。
那滿屋子的字帖,一言一句全都蘊(yùn)有大才,似驚世之言。
而且在這里題詩可不單單只是出風(fēng)頭那么簡單,如果寫的足夠好,去往儒山將會得到很大的禮遇,甚至可以去儒山藏書閣觀覽萬卷書。
對于無數(shù)讀書人乃至天底下的修道者來說,能夠去儒山藏書閣看一看萬卷書,那將是莫大的榮耀。
李子冀對此也頗為感興趣,雖然三千院的藏書閣號稱藏盡天下書卷,但終究不可能所有書全都有,若是能去儒山藏書閣看上一看,也是份不小的收獲。
“看看再說?!?/p>
李子冀微微搖頭,這短暫時間里他已經(jīng)聽了好幾首的詠梅詩詞,只能說算是一般,不上不下。
“這個月不會又沒人上題詩樓吧?上個月的題雪就沒人達(dá)到儒山前輩心里的預(yù)期,題詩樓罕見的空了一個月?!?/p>
“原來如此,難怪題詩樓上什么都沒有,竟然是因為上個月無人能寫出好詩?!?/p>
“不用擔(dān)心,上個月或者下個月我不知道,但這個月的題詩樓是一定不會繼續(xù)空的?!?/p>
有人搖著扇子,故作神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