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小喬回到座位上的時候,拍賣會才進(jìn)行到一半。
回想先后碰見的黃玥還有黃玨,剛開始路小喬只是覺得有點巧合,正好先后碰到了一對長時間不見的……兄妹?等到她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她也沒有發(fā)現(xiàn)有什么問題。
沒過多久,北宋鈞窯玫瑰紫渣斗式花盆被人從展柜中取出放到了拍賣桌上,最前方的大屏幕上,全方位的展示著這一件拍品的每一個細(xì)節(jié)。
路小喬看著一堆不知道內(nèi)情的人對著這件瓷器感興趣的模樣,還覺得渾身都不舒服。
你明明心知肚明這件看起來完美的瓷器是一件贗品,但是卻什么都不能說,只能看著這一群人為了爭奪他而瘋狂,那種感覺……憋的慌!
在拍賣師報出底價五百萬美元之后,競爭就開始了。
一開始的時候這些個有錢人還算冷靜,價格只是在慢慢的攀升,一些小打小鬧罷了。
但是在價格超過了一千萬美元之后,仿佛打開了某個開關(guān),價格就幾十萬幾十萬的上升了。
估計是事先得了顧懷安的囑咐,杰西的包廂沒有什么動靜。要不然以杰西對于瓷器的喜愛,估計早就出手了。
價格在不斷的刷新,路小喬在這個時候卻有些晃神了。
看到大屏幕上這件鈞瓷贗品,路小喬不免就會想到它的制作者朱大先生,接著又會想起自己曾經(jīng)看過的好幾件朱大先生的其他作品。
忽然!
路小喬腦海里的一根弦動了一下。
朱大先生的作品……成化雞缸杯……黃地琺瑯彩梅花紋碗……原來如此!
路小喬差點從位子上蹦起來!
黃玥和黃玨一定和朱大先生有關(guān)系!!
路小喬為什么會意識到這一點呢?
這就要說道所謂的筆跡了。
每個人在寫字、畫畫的時候,因為有不同的習(xí)慣,筆跡上會產(chǎn)生不一樣的特點。有一些專業(yè)的方法總是能分清楚來這筆跡是不是你的,這一點,在古玩鑒定中也是適用的。
君不見,那么多的古代書畫作品,都是靠著筆跡、紙張、鈐印等等相互印證,最后才出鑒定結(jié)果的嘛!
這一點用在瓷器鑒定上,當(dāng)然也是有效果的。
路小喬之前沒有發(fā)現(xiàn),主要是眼前拍賣著的這只鈞窯玫瑰紅渣斗式花盆雖說有窯變,產(chǎn)生了很多種的顏色,但是上面并沒有人為勾畫的花紋圖案,路小喬當(dāng)時就沒有反應(yīng)過來。
等到剛剛在大屏幕上看到看到,又回想到了朱大先生的雞缸杯的時候,路小喬才猛然之間想起來,之前她看著那個叫做黃玨的男人脖子里的鼻煙壺眼熟,不僅僅在于這個鼻煙壺之前她在黃玥脖子里見過一個類似的。
還在于……雖說筆法稚嫩而凌亂,但那兩個鼻煙壺上面的筆法,和她見過的朱大先生仿的成化雞缸杯,有很多相似之處!
比如說在花紋的勾畫上,把某個花紋分成上下左右四個部分,必定是從上方開始畫起的,這樣花紋接壤處就能看出一些痕跡。
再比如說畫圓,朱大先生的筆法必定是兩筆畫成一個圓,而不是一筆勾勒。
這樣看來,那兩個鼻煙壺,很可能是朱大先生早期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