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遠方天空泛起了一抹魚肚白,身上的露水凝結(jié),順著粗布衣服,浸濕了身子,易年感覺到了一絲涼意,這才回過神來。起身拍了拍身上的雜草露水,嘴里嘟囔著:“怎么在此躺了一宿,這呆發(fā)的,可別把自己發(fā)傻了啊。”說著,就著清涼的湖水洗了把臉,整個人感覺精神了幾分。胡亂擦了擦,來到倉嘉所在石洞的山腳下向上望去,小和尚還是和昨晚一個樣子,沒有絲毫變化,只是有幾滴露水,從光頭上,緩緩滑落。易年見倉嘉暫時還沒有醒過來的意思,自己不修佛,也不知這修佛之人入定要多久醒來。想著今天還有些事情,這后山也少有人來,又沒有什么豺狼野獸,也不會有什么危險。就把小和尚一人扔在這里,順著小路,回了青山。到了院中,師傅起了,聽了聽,依舊還是在整理他那華服。自己進了廚房,擺弄起早飯。還是清粥小菜,端上桌時,師傅正好出來。這要是平常之人,可能會開玩笑的說著是不是被這飯菜香氣叫醒,聞著味道過來的?不過易年知道自己的斤兩,這打趣說法,實在是說不出口,只是向師傅問了聲早。師傅回了句,二人便守著桌子,吃著味道一如從前的早飯。飯后,老人如往常一樣,拉過躺椅,還是看著怎么也看不夠的竹園。易年收拾完后又把午間的飯也給師傅備了,然后也還是如同往常一樣,在師傅身邊,一邊喝著茶,聊著天,一邊躺著休息。只覺得精力恢復,就辭了師傅,收了些藥材和常用之物,背著大竹簍,出了院門,順著五里山路,五里鄉(xiāng)路,向著青山鎮(zhèn)走去??戳舜逯袩o事,又去了破屋看看,還是依然覺得發(fā)黃的草有些眼熟,可也想不起什么。離了青山鎮(zhèn),周邊的幾個村子也走了走,在些沒人的陰暗地方,用青光查了查,一點沒有和倉嘉兩個人認為是幽泉戾氣的黑氣。就這樣,查了一天,一無所獲??粗焐淹?,也就不再糾結(jié),背著大竹簍,里面有今晨做飯時特意蒸的幾個饅頭,想著給倉嘉送去。到了后山,來到石洞處,小和尚依然和自己走之前一樣,沒什么變化。不知道什么時候能醒來??粗鴤}嘉沒醒,自己無事,就又來到湖邊,看著湖水,發(fā)呆。咕~~~腹中一聲慘叫…易年看著原本給倉嘉準備的吃食,心里想著,也不知道你什么時候醒了,反正自己現(xiàn)在餓了,陪了你這么半天,吃你幾個饅頭不過分吧。心里想著,手上行動,不多時,原本還想留兩個的饅頭,一時沒收住,也盡數(shù)進了腹中。安慰著自己說,沒事,要是醒了,一會帶你回青山吃去就是。想著,也無事可做,就繼續(xù)在湖邊看著湖水發(fā)呆。月上高天,星辰閃現(xiàn),湖水倒映,料峭秋寒。這山上的時節(jié),確比平地早些。易年抬眼見著天色深了,想來時辰也不淺了,起身,想去看看小和尚醒來沒有。沿著湖邊過去,還是之前的樣子,站在下面聽了聽,呼吸平緩,體內(nèi)佛光運轉(zhuǎn)流暢,一切如常。就是入定的時間久了些,不過易年也沒有擔心,沒事就好,多感悟點,以后的道路也就平順點。想著,也不在此處多留。剛才發(fā)呆太久,身體有些酸,就沿著湖邊踱步休息。走了一圈又一圈,直走的自己都有有些暈了,就又來到華尖處,盤膝而坐,打算入定心神,準備休息??粗『蜕械姆较颍褚?,再陪陪你吧。關口閉目,入定心神。沒多少時間,猛然睜開眼睛,平時平和的臉上,此時充滿了無奈,嘴里說著:“這是怎么了,難道還非要天天看那破書才行?”感覺好像有些氣惱,又有些無奈。見沒法休息,便和昨天一樣,繼續(xù)躺在草地,看著天空發(fā)呆。還是一樣的涼意,叫醒一樣發(fā)呆的少年。起的身來,還是如昨日一樣,走到石洞下,看了看依舊不動的小和尚。見了樣子,看了小會,沒有醒來的跡象,也就不再等了,背著竹簍,踏著露水,回了青山。今天師傅起的早些,見易年回來,問了句又去了?易年說著,去了,還是昨天那樣,也不知道什么時候能醒。也沒再多問,依舊躺在椅子上,等著早飯,看著竹園。還是一樣的早飯,一樣的閑談。喝了師傅半壺茶后,把院子藥架上的藥材整理下,又去后屋把前些日子還沒來得及曬的書又拿出來,鋪平曬著。收拾了一下小院,衣服該洗的洗,該收的收,不過都是自己的。師傅他老人家的衣服可寶貴的很,生怕自己這個力氣大的有些夸張的徒弟把自己的衣服洗壞。易年以前說過,我還能控制不住自己的力量嗎?師傅只回了一句,你說呢?這章沒有結(jié)束,請!易年聽了有些臉紅,以后也不再問了,反正少洗一個人的衣服,還輕松不少。把小院里里外外收拾完后,又在師傅的目光中,拿著砍刀,走向了竹園。不多時,扛著一根粗壯的竹子回來了,朝師傅笑了一下,就開始在小院里鼓弄起來。也就兩炷香的功夫,一個簡易的小涼棚出現(xiàn)在易年手中,易年左右看了看,有些滿意的點了點頭。又去廚房拿了些吃的,和師傅告了聲別,帶著小涼棚,頂著正午的驕陽,出了門,向外走去。用了一下午的時間,在青山鎮(zhèn)周圍各處看了看,還是和昨天一樣,依舊沒有發(fā)現(xiàn)。又是在傍晚時分,來到了后山石洞,看著還在入定的小和尚,輕笑一下。拿著小涼棚,上了半山腰,把涼棚安在洞口處,想來應該能遮點風雨陽光。又仔細看了看小和尚,這兩天的不吃不喝,聽著脈搏的跳動,呼吸的平穩(wěn),心下想到,修行之人,身體是比常人要強。見小和尚無事,自己又來到那湖邊,繼續(xù)發(fā)呆。在這湖邊陪著小和尚的第三晚,依舊在發(fā)呆中來到了天亮。還是被露水涼意吵的回神,走過去看看小和尚,還是一個樣子。踏著晨露,回了青山。老人見這一連三天早晨才回來的徒弟,說著:“那小活佛要是入定個幾年,你還打算幾年不休息了嘛。”易年看著師傅,有些尷尬的笑了笑:“這不是因我而起嘛,給人領上山了,丟在那不管,也不太說的過去?!崩先寺犃送降苓@話,臉上竟起了絲笑意,說著:“這修佛入定的時間,少的幾個時辰,稍長點的天,多則月余,你是打算要一個月不休息了嗎?”“這么久?師傅你看倉嘉能入定多久,這都三天了。”易年有些驚訝的問著師傅。“聽你說那小活佛,年紀輕輕,可也是個修佛天才,這入定時間的長短和天賦也有點關系。我看那小活佛,怎么也要二十天開外了,不過具體師傅也不清楚,師傅對修佛不感興趣”老人一邊看著竹園一邊給自己這小徒弟解釋著。易年聽了,心想著,這要是真的二十天,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熬得住。不過隨即也就釋然了,畢竟時間越長,小和尚得的好處越多,想到此,也有些開心。上午光景,收拾了藥材,把昨夜未歸,晾了一夜的書,整理了下。雖然昨夜在外晾了一夜,不過都放在了架上。又曬了一上午,也算是干的差不多了。收拾起來,從書中拿出了一本,放在中廳旁處,把剩下的又盡數(shù)般回了后屋。收拾完,做了午飯,在師傅的難吃聲中結(jié)束。實在是有些累了,就回了屋中,打開窗子,又飛來的小黑鳥,停在樹上。少年盤膝坐下,關口閉目,入定心神,這次很順利。少時,曬在少年身上的陽光,偷偷多了一點青色。傍晚回神,靜息片刻,抻著懶腰,舒爽呻吟,驚走黑鳥。出了屋,師傅還在院子中坐著。多弄了點晚飯,師徒吃完,易年把多的部分包好,拎著又向后山走去。還是幾天前的樣子,易年見了也沒多停留,來到華尖,又開始了對著湖水發(fā)呆的時光。半夜餓了,又將帶給小和尚的口糧,當成夜宵吃掉。周身稍暖,舉頭望天。身影,又漸漸浮現(xiàn)。。。喜歡歸處有青山()歸處有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