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夏的身子確實虛,不過老婦人的擔(dān)憂還是不存在的。
畢竟歸墟境界的底子擺在那里。
再說了,以易年的醫(yī)術(shù),自然不會讓七夏落下毛病。
不過瞧見老婦人實在熱情,也不好太推脫,點了點頭,說了聲多謝。
說著話,馬兒拉車進(jìn)了村。
易年抬眼望去,與之前山上瞧見是差不多。
村子不算大,前后三趟,每趟七八戶人家,估計也就六七十人。
與青山鎮(zhèn)差不多。
大雪白了屋頂,山村十分安靜。
天寒地凍的,沒人出來,村中各處都瞧不見人。
易年本能的聽了聽,各處屋中都有聲音。
其中有處聲響最大,叫喊聲與說笑聲不斷,十分熱鬧,應(yīng)該是成了局。
山村的生活,很簡單。
有活時便干活,沒活時便消遣。
或許只有青山鎮(zhèn)與眼前的小山村這般地方,快樂才不與財富相關(guān)。
簡單,辛苦。
苦中,也有樂。
易年嘆了口氣,心思沉了些。
想青山鎮(zhèn)了,也想青山了。
老頭下了車,牽著馬兒前面帶路,易年瞧見,也跟著下車走著。
沒多大功夫,老頭拉著馬兒停在了一戶門前。
“小兄弟,到了。”
易年抬眼看去,一扇剛好讓馬車通行的小門出現(xiàn)在了眼前。
門柱由鐵絲綁著,上面插著門栓。
沒鎖。
因為用不到。
很多鄉(xiāng)村都是如此。
關(guān)了門便代表家里沒人,從不上鎖的門栓,只防君子不防小人。
院里三間不算太舊的茅草屋,房檐下掛著玉米辣椒。
風(fēng)吹著雪,落在了上面一點兒。
墻上伸手便能碰到的地方掛著各種工具,墻根下也擺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