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史中丞魏鑒的府邸坐落在城西永崇坊,與皇城僅一水之隔。
亥正三刻,更鼓敲過,整條街坊卻反常地燈火通明。
魏府大門外,兩盞素白燈籠高懸,燈籠上黑漆寫著一個大大的“奠”字,墨跡未干,燈影晃動,像一張哭喪的臉。
靈堂設在正廳。魏鑒此刻卻未著喪服,而是穿了件暗青直裰,獨自在書房里來回踱步。
案上攤著一封才寫了一半的折子,朱砂筆擱在一旁,墨汁里浮著一粒細小的血珠——方才他心慌手抖,竟自已咬破了指尖“血月族余孽潛藏東宮,太子妃蕭氏疑為其魁首?!?/p>
他喃喃念了一遍,聲音像破風箱,“務必將名單呈于宰相,遲則生變?!?/p>
窗外忽起一陣風,燈花噼啪。魏鑒猛地回頭,看見窗紙上映出一道極細的黑影,一閃而逝。
他心頭驟緊,抓起案旁短劍,低聲喝問:“誰?”無人應答,只有更鼓余音在夜色里回蕩。
魏鑒定了定神,安慰自已只是眼花,轉身繼續(xù)寫折子。可就在他再次蘸墨的剎那,燭火“噗”地滅了。
書房陷入漆黑。下一瞬,一點寒芒抵住他咽喉,冰涼刺骨。
“魏大人。”聲音清冷,像雪地里碎裂的玉,“名單在哪里?”
魏鑒渾身血液瞬間凍結。他下意識想喊,卻發(fā)現(xiàn)喉嚨只能擠出嘶啞的氣音。那聲音似乎并不著急,刀鋒微微一側,在他頸側劃出一道極淺的血線,像一條紅線纏上白瓷。
“暗、暗格……在博古架第三層,左轉龍紋鈕……”
黑衣人沒有動,卻有一縷淡淡的血腥氣鉆入魏鑒鼻腔。
那不是他自已的血,而是方才對方殺人時濺上的。魏鑒雙腿發(fā)軟,幾乎跪倒。
博古架被無聲打開,暗格內躺著一封染血的折子。
黑衣人兩指夾起,展開一掃——其上列著十七個名字,第一個赫然是“太子妃蕭氏若璃”,第二個是“侍女蘇氏”,第三個竟是“太醫(yī)院李執(zhí)”。
折子末尾,宰相趙明遠用朱筆批了四個字:“格殺勿論?!?/p>
“誰給你的?”黑衣人問。
“宰……宰相……昨夜密會……”
“還有誰知道?”
“沒、沒有了……”魏鑒顫聲,“我本想明日早朝再呈……”
刀鋒微抬,魏鑒瞳孔驟縮,以為自已必死無疑。然而黑衣人卻只是收刀,轉身。魏鑒癱軟在地,大口喘氣,卻聽窗外一聲貓叫,凄厲至極。
他抬頭,只看見一抹銀光沒入夜色,像流星墜向皇城方向。
黑衣人離去后,書房重歸寂靜。魏鑒爬向門口,剛欲呼救,忽覺喉間一涼。他低頭,看見自已胸前衣襟已被鮮血浸透,一根細若牛毛的銀針不知何時刺入了他頸側大穴。
“你……”他張了張嘴,撲倒在地,眼中最后的畫面,是窗外那輪緩緩升起的血月。
與此通時,東宮偏殿。
慕容景負手立于窗前,手中把玩著一枚斷裂的玉佩——那正是蕭若璃昨夜不慎遺落在魏府的血月令。玉佩邊緣鋒利,割破了他指腹,他卻似渾然不覺。
王公公垂首立于三步之外,聲音壓得極低:“殿下,暗衛(wèi)來報,太子妃寢殿……空?!?/p>
慕容景指腹摩挲玉佩裂痕,半晌,低笑一聲:“很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