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自然也不想支持昏君當?shù)?,可真打起仗來,最先被傷害的便是他們?/p>
外頭的消息傳進村中,這時才發(fā)現(xiàn),整個村子有百十多的人口竟都是青壯力,個個拿的都是正規(guī)配刀,青夏跟著林妙若在門口看過,這哪是山野村夫?完完全全就是一整只正規(guī)軍的隊伍。
難怪,哪怕淪落到這個地步,宋公依舊能穩(wěn)坐山中,不慌不忙,看來宋家會到今天這一步,選址又在這個山村里,本就是他們計劃中的一環(huán)。
皇城內(nèi),戰(zhàn)報一份接一份,敗多勝少,皇帝的臉色沉如鍋底,再也無法穩(wěn)坐高堂,朝廷上他能用得上的人竟然寥寥無幾,有血性的皆在那日紛紛罷朝。
城陽王便是再老謀深算,如今孤軍難鳴,也難免黑了臉色。
“滿朝文武,竟沒有一個人能拿出解決之策嗎?難道我朝除了宋公,就再也沒有一個能帶兵打仗的人了?”
朝堂之中,還在的官員面面相覷,并非是將宋國公神化,而是危機之時,能拿得出手的人確實少之又少,大霽太平了太多年,養(yǎng)了太多的酒囊飯袋,真正有需要的時候,反而沒有幾個能拿的動刀。
而宋家培養(yǎng)出來的幾個將軍,皆因宋家之難紛紛被貶,如今朝廷有難,皇帝指望他們不計前嫌都來相助?
這些人沒趁亂踩一腳都算是良民了。
城陽王冷眼看著這一場鬧劇,那最尊貴的人,竟拿這個場面一點辦法都沒有。
此時有人站了出來,道:“臣提議,復宋公國公之位,放宣城王,此二位長居京城,手下能人異士繁多,若能有他們坐鎮(zhèn),京城得以安寧!”
“臣附議?!?/p>
“臣附議?!?/p>
有要硬扛的時候,他反而沒了心氣,想要投降。
城陽王目光巨變,深吸了兩口氣,指著外頭,道:“狼虎共存,本就是威脅,這一下能摁死了兩個人,就要死死咬住不能松口,若陛下瞻前顧后,等到將來他們借勢翻身,再想摁他們,就難如登天了?!?/p>
皇帝又豈能不知這個道理?謀劃了這么多年,既要倚仗他們的能力,又要忌憚他們的出彩,他這個皇帝做的實在窩囊。
“那你說現(xiàn)在還有別的辦法嗎?”
城陽王目露精光,思索一番后,將自己的推測說與他聽。
“宋家遠在山外,二老也是一早的歸隱世間,臣以為自己的謀劃已經(jīng)領先許多,但若是他們防范的更早呢?”
皇帝一時迷蒙。
越想城陽王的心就越?jīng)觥?/p>
“宋家二老并未到致仕之時,當初給世人的理由看似是不愿為家事所累,見不得陳氏糟蹋門庭,所以雙雙隱歸,不問世事,這么多年過去了,宋家的人被陛下指使的不能團聚,原本就該消寂的家族,硬生生的挺到他回來……一介婦人沒有這個能力。”
皇帝垂下眼眸,想到那個孩子,宋溓,無論是樣貌,才學品行,還是足智謀略,都是上乘,這樣的孩子,若出身平民之家,能光耀門楣,可偏偏他出生在頂奢世家……